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三十七章 入学考试答辩(2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虽然说汴京大学不如太学,但和太学关系好啊,太学那是一般人能进得去的吗?

另外听说学业优异的还能去太学交流学习,到时候再找点门道,说不定毕业后还能混个一官半职的。

一番激烈的心里斗争之后,这些马甲考试开始不约而同向后移动。

很快,需要上茅厕的,肚子疼的,眼疾复发的……

总之各种稀奇古怪的情况都出现了,目的都是一个想法,开溜。

有些人被其他人抢了先,借口似乎已经用完,便干脆采取了不告而别的办法。

溜了再怎么说只是弃考而已,但总比把脸丢到姥姥家要好很多。

钟粟当然注意到了这样的情况,贺松风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钟粟,意思是该怎么办。

钟粟轻轻摇了摇头,这些弃考的家伙谁知道什么来路,如果当场揭穿,只是得罪了人而已,不值得。

钟粟、王元道、贺松风几个人就像在看一场大戏,才不到一刻钟,一下子居然跑了近一小半人。

钟粟不觉得意外,甚至觉得,能够留下一大半,已经出乎了意料。

就算这些留下的人,也不见得就是有真才实学的。

有些也许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想蒙混一把试试。

有些大概是觉得自己能言善辩,自我感觉就是诸葛亮在世的那种,也想火中取栗。

钟粟丝毫不在意,淘汰的人多一些也是好事,不然汴京大学更不容纳不下。

一个时辰过后,大家再次齐聚闻道台广场。

这里要宣读分考场的名单,

随着人数的减少,钟粟也发现了一些自信满满的人,这些人要么就是特别能装,要么就是真的有真才实学。

对于各种胡乱找借口离去的人,他们似乎并不在意。

钟粟发现,尤其是靠后站着的一个长衫少年,年龄显然不大,却对周遭的情况视而不见。

他没有特别的举动,却引起了钟粟的注意。

不过即便他真有真才实学,钟粟也不会贸然开绿灯。

选人这种事情,宁缺毋滥,看目前这形势,汴京大学已经不担心没人来了,自高身份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长长的名单宣读完毕,广场上的考生马上开始按照顺序绕过闻道台向各个考场走去。

这次答辩,钟粟也是主考官之一。

其实一开始他并不想当这个主考官的,但王元道和贺松风却认为,作为汴京大学的山长,第一次大规模招生,还是应该亲力亲为。

钟粟倒不是担心什么,他只是觉得,干这样的事情,自己怎么都比不上王元道这些大宋土着。

当然,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宋的文章几乎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实在吃力。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问题,说是答辩,其实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确定文章是不是本人的。

如果是,顺带可以考察一下考生的真实水平,比如观点是否鲜明、论证是否缜密、文笔是否优美等。

钟粟也走进了自己负责的考场,之前注意到的那个长衫少年居然也在这个考场。

钟粟不由得多看了几眼,长衫少年似乎也注意到了,轻轻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