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德黑兰(下)(2 / 2)

作品:《抗日之制空太平洋

“英国正在变成粉红色!”

“那是健康的象征!首相先生!”

斯大林同样举起了酒杯,“我想称丘吉尔先生为我的朋友!”

“叫我温斯顿好了,我在背后称呼您乔!”

“不,我要称您是我的朋友。请允许我称您为我的好朋友!”

面对斯大林的热情,丘吉尔将酒一饮而尽:“我为无产阶级大众干杯!”

“我为保守D干杯!”

刚刚转过身的丘吉尔立刻将脸拉了下来。

此次会议,英国人并没有推行成功他们的地中海战略。

可以说在此次会议上一败涂地。

丘吉尔再次踱步到美军方面,来到罗斯福的面前:

“总统先生,霸王行动需要更多的登陆艇,因而无法在远东再发动大规模两栖攻势!”

“如果要在缅甸发起大规模攻势,盟军出兵法国的行动可能会遭遇失败!”

言外之意,丘吉尔想拖延英军在缅甸对日本作战的时间。

罗斯福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丘吉尔飘然离去,剩下独自陷入沉思的罗斯福。

欧内斯特金连忙过去低声附耳:“不能对中国人食言!

如果中国退出战争,我们在太平洋上面临的压力将急剧增大!”

罗斯福何尝不清楚这件事的后续影响。

民国政府不在缅甸对日军作战,日本人自然不会顾此失彼,那么可能会对太平洋战争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一组数字就能看出中国战场上对世界反法西斯做出的贡献和巨大牺牲。

1937年6月,日本关东军的总兵力接近40万人。

1939年,日本驻中国派遣军的总兵力是150多万,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是70万。

而在这一年,日军总共才不过300多万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的总兵力达到了400余万,而在中国战场上仍然牵制了200万以上的日军。

日本本土驻扎了几十万人,剩下的100多万分散在各处作战。

美国人心里很清楚,如果没有中国的牵制,他们将面对的是一个何等恐怖兵力的军队。

罗斯福脸色微冷,并摇着头:

“我必须得答应英国人,取消缅甸登陆作战,不然我们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不会取得任何进展!”

“告诉蒋先生吧,我们三个国家的决定,必须尽快结束对德作战,所以无法将足够多的兵力用于孟加拉湾。

这样很难保证孟加拉湾登陆作战的成功!”

“至于战争贷款,既然没有作战计划,想必国会那边也不会同意,都一并拒绝了吧!”

只不过是一个小弟而已,罗斯福并不认为民国政府敢怎么样。

何况,当初夸口中国强大起来是他罗斯福一手主导。

也就是说,没有美国人的帮助,中国不会强大起来。

调整对外作战战略,罗斯福也是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

与其和一个奢靡成风,作战能力低下的民国政府合作,还不如跟强大的苏联妥协。

中华民国不过是依附他们西方国家委曲求全,想怎么样最后还不得看他们的脸色。

面对一众参谋长的惊愕,罗斯福缓缓开口解释:

“既然斯大林已经答应在打败德国后对日作战,那么让中国人取得最后胜利的作用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