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零八 繁乱(2 / 2)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瘦了,黑了,也沉稳了,没公子哥的那股傻劲了。

“明仲,有东川之功,汝本官再升三级也的过去。不过吾未向朝堂恳请。”

“铜铁矿城,名义上是商贾之事,其次,又非在国朝境内。此为一。”

“其次,汝非科考出身,短期擢升太快,恐会被士林关注,从而非议不尽,弹劾不断,也会背幸进之名。”

“曦以为,莫计较这些,做多了事,总会有人看见。慢慢夯实基础,等待时机……比如王介甫。”

赵曦跟李诫谈心,不得不又想到王安石了。

那确实是个深谋远虑的人物。

“承殿下提拔,李诫唯恪尽职守,不敢妄想。”

可能是在那边听到些什么,李诫明显没刚开始那样洒脱了。

然后,便一起商议何时出发,对照着地图确定南行的路线。

赵曦好像从来没想过张扬的以太子仪仗出行,除了那次祭祖,赵曦几乎没用过仪仗。

这次也一样,就想着跟家人招呼一声,告知一下相公们,就这么轻车从简的走。

这边议定后,已经很晚了。

也习惯了,就是朝堂为默认了太子殿下自由往来与东宫和护卫营。

回到东宫,却见自家的几个女人,正叽叽喳喳的摆弄着穿着。

玩什么呀?每活动的区域就这么大的地儿,连个陌生人都见不着,还每都得是固定的装束。

摆弄这些有意义吗?

三女人都生了,还都是儿子,已经出百岁了。

当时自己这些儿子接连出生,可把爹娘给高兴坏了。

皇家的子嗣承继,除了太祖太宗,还从来没有想赵曦这样旺过。激动的老爹根本不考虑库藏,生一个就大赏一次,从朝臣到整个汴梁百姓。耗费的钱粮,连滔娘都心疼了,所有的赏赐都是东宫出的。

“这……为何?”

赵曦不明白,这大晚上的,摆弄个这些干嘛?一点用没樱

“三哥,度支判官王介甫,今日在朝堂提议,明日所有朝官、诰命,以及有封的嫔妃,皆到河堤挑水,以缓解今年之旱情。”

旱情?唉!自己也是忙糊涂了,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经滔娘这么一,赵曦才反应过来,好像确实是很久没雨水了。赵曦赶紧让王中正再跑趟护卫营,南行的事搁置了,缓解旱情应该是朝廷最紧要的,自己不能躲出去。

挑水灌溉?这王安石也真能玩!不是应该祈雨吗?

这段时间赵曦也见到过要求皇家祈雨的折子,他以为这是每年的固定仪式,也就没在意。

现在想来,确实旱了很久了。正值耕种季节,这样的旱情,怕是会影响今年的收成了。

自己应该是疏漏了。问题是,王介甫这办法管用?

相对于祈求雨,好像管点用。

他王安石倒是真的遵行圣人,子不语怪力乱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