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八八章 真有这样的傻缺(2 / 2)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问题是人家就敢这般无耻。而朝堂上提及,居然没人觉得这是侮辱,反倒是沾沾自喜。

是啊,是该沾沾自喜!

别看每年都打发些岁赐,最终还不是得重新回到国朝吗?

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满朝堂的士大夫认为,岁赐……也就那么回事。

没人想过,那怕没有所谓的岁赐,只要榷场开放,国朝的商贾同样能赚回来那些钱。

接下来的谈论,赵曦压根不往耳朵里听,污耳朵!

这本就是磨牙的事,也不是一两次朝议能定下的。

算是漫要价吧,接下来就是讨价还价……起来都羞愧,人家跑来强硬的提非礼要求,自家朝堂上还一本正经的议论!

遇到这情况,真正应该做的是:大耳光子甩过去,喊一声:去你大爷的!

可惜,国朝没这操作。

大概过了五六吧,是早朝过了五六。具体辽夏的遣使提要求多久,赵曦还真不清楚。

辽夏的真正目的终于出来了。

要求国朝贡献火枪的制作工艺……这要求,国朝的馆伴使居然还传回来了。

“更换馆伴使……”

这算是一种表态吗?应该算吧。

在使臣提出要求时,接伴使没当场拒绝,而朝廷却直接更换了接伴使。这应该算是表态,只是有点太委婉了……

在这个问题上,好像国朝似乎在玩耍……

更换了接伴使,所有的一切谈判,又得重新开始了。

得有个把月了,赵曦没具体在意,他的心思都放在筹备这一场的大战上。

不得不用心,多年来国朝与西夏的交锋,已经在国朝形成了恐夏症……应该恐战症更合适,跟谁打都害怕。

这一次,赵曦想自己主导,想借这次的征战,来唤起国朝被压抑很久的雄心。所以,必须得赢下来!

军备上的提升,军卒的轮训,仍然还是不能让赵曦踏实。

毕竟,他对这个时代的军团作战并不了解,对骑兵更是陌生……安南那种所谓的骑兵不作数的,那种作战方式更是不适用于对西军作战。

所以,他相当慎重,空闲时间全部泡在护卫营,让狄青、种谊、折可行,以及所有来自西军的护卫营军卒,凭印象和记忆,制作整个与西夏交界的沙盘模型。

这又是一次望日早朝,赵曦才感觉,这辽夏使臣已经在国朝待一个月了。

感觉就是来胡搅蛮缠的……

“陛下,辽夏正旦使提出,若朝廷与辽夏参详羊毛纺织配方和工艺,辽夏可以在原有岁赐的基础上,减少三成!”

哎呦喂!这……该这馆伴使聪明呢,还是直接定义为蠢猪?

蠢吧,他居然懂的选择在早朝时提出,从而尽可能的拉些同盟。

聪明吧,他事实上就是个傻缺……估计这样的傻缺国朝臣工并不少。

“陛下,诸位臣工,牧羊本非国朝子民正业,反倒因采买羊毛致国朝钱币外流。如今,辽夏有此要求,且能减少岁赐。臣以为,可商榷!”

你看,果然是有这样的傻缺……

赵曦没吭声,跟这类人,赵曦真提不起争辩的兴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