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九一章 各怀心事(2 / 2)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既然官家问起,韩缜就没藏着掖着的必要。他确实忧心,连表情都遮掩不了。

“没必要,若朝廷不用,此处就先放置。但工坊城的付出,一样回有回报,尔等且看着吧……”

韩缜想不明白,倘若朝廷不用此处的宫殿,工坊城耗费的钱粮又从何处讨要?

就是薛向也懵。工坊城之所以垫付大批资金营造这片宫殿,还是冲着朝廷钱粮的……

这几年,新兴产业的兴盛,让朝廷的财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加上削减宗室,推行青苗法,冗兵状况改观等等相关措施的推行,朝廷已经相当宽裕了,这也是工坊城垫付营造的底气。

可若是朝廷弃之不用……

“此处是朝议殿,用于朝廷商讨重事……”

从政事堂出门往北,通过一处廊桥,再次进入一处殿堂。

殿堂不大,还是那种半圆弧形的格局。只不过在九层陛阶下,有三五十成弧形拱卫陛阶的座椅。

这一路上相公们不表态,官家又在政事堂了那样的话。让李诫和苏颂介绍的兴致没那么大,只是简单一两句,尽由相公们想吧。

就连为什么有了座椅,又为什么朝议殿只有三五十座椅的原因都没提。

简单的浏览后,再次向北,通过陛阶一侧的门,在通过一处廊桥……

“此为集议殿,是官家与诸位相公集议所在……”

还是那样的暖和,还是圆弧形状,还是玻璃方格窗,唯一的区别是穹顶不再是藻井,是按皇家规格的九梁八柱八十一棂椽的结构。

集议殿和朝议殿跟朝会殿的区别就是,这两处都配置了座椅……

能坐着谁愿意站着?还是在朝议和集议这种特耗费时间的情况下,如今改成了臣工们有座椅,即便是有违祖制,也没人多嘴。

至于集议是十多把座椅……应该是有中书舍人以及知制诰的位置。

可为什么朝议殿里只有三五十个座椅呢?

如今国朝的朝议,是在京的四五品以上京官全数参与的,几近等同于大朝会的数量。很显然,这个所谓朝议殿的作用,跟国朝如今的朝会朝议不尽相同。

这所有的疑问,包括整个宫殿群的奇思妙想,政事堂的相公们没人提,好像他们真的就是来游览的,就是来长见识的,这宫殿如何都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不是不感兴趣,是不能表现的感兴趣。

相公们没一个省油的灯,此宫殿群这般营造法,断不是几千几万贯就能打住的。

即便就是内苑担负了营造的钱粮,这时候要想朝廷过来用,绝不会那么简单。

这都是钱的事,谁也不会轻易的丢手。那怕是有家无私事的辞,就这样把几十上百万贯的宫殿拿了,相公们也难开口。

话,自官家即位这七八年,让内在库藏的用途有了明显的界限,不再是早先内在库钱粮混用的时候了。

公廨是好,可钱从哪出?官家万万不可能轻易送出来的。否则,官家也就没必要组织这样的观摩了,直接下旨搬迁,朝堂绝不会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