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2 / 4)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除非朝政有争议了…~那时候,君王才发挥他的最终裁决权。

治权的下放,在某种意义上对于皇权是危险的。

因此,官家在设计这种治政制度时,就把异论相搅作为常态一并融进了三级决策制郑

不仅仅是内阁内部的异论相搅,甚至包括内阁和分管衙门也应该存在异论相搅。

这种异论相搅,并不是这个词语本身的意义,而是从亲近和朋党的定义入手。就如内阁成员,是在国朝既定大方向的前提下,一种求同存异的异论相搅。

作为首相,当富弼考虑到这点时,他已经决定,趁着这次官制改革,他需要提出调整议政职位的议题,以全官家的意图。

事实上,赵曦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就目前国朝的现状,倘若内阁真的一统了,还真的可能没君王什么事了。

结果就是……君王会成为一个人形图章。

垂拱而治,恐怕是所有士大夫希望的。同样,垂拱而治在皇权至上的时代又是乱象的根源。只要有君王存在,君王就必须发挥他该有的作用,区别不过是怎样去发挥。

赵曦不想把自己变成吏,所以他需要朝堂有能力处理日常政务。他也不想去做一个人形图章,做一个皇权的象征。所以,他需要异论相搅。

事必躬行,赵曦没想过,但他必须对整个国朝有一定程度的掌控和把握。

君王需要臣工来治政,以三级决策制来,治理这个王朝的人,就是内阁。可赵曦如何实现对于整个国朝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