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三四章 打开的话头(2 / 5)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原本的国朝状况,朝臣们并不是看不到,也不是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庆历年范老相公主导的新政,之所以失败,并不是那些措施不得力,而是国朝的内耗太严重。

最终让习惯于犹豫的先帝改弦易辙了,最终功败垂成。

富弼真担心官家着眼于这点事,而毁掉国朝百年难遇之大发展局面。

“官家,国朝州府之间的轨道,包括主要干道的轨道管辖权都在工坊城,在朝廷。而进入各府以后,贯通乡下的轨道,从投资之初,便是有各地乡绅主导。”

“这样的情况在国朝具有普遍性(这个词是从官家理论中学到的,很贴牵)。老臣以为,在不影响国计民生的情况下,朝廷可以容许这样的情况存在。”

“官家,听老臣完……”

富弼见官家有开口的意思,赶紧紧了一句,顿了顿继续。

“官家,大宋的骨干是士人,是士族,是士族家庭。老臣不敢妄提与士大夫共下的虚话。可老臣以为,朝廷既然在用士人治下,就应该容许士人拥有不同于其他子民的权利。”

“就比如官家主导的诸多产业聚拢臣心一样,这是舍也是得。官家曾言,有恒产者有很恒心。臣深以为然。”

“唯有朝廷舍出去,才能换来士人阶层对大宋的效忠,也才能真正的稳定国朝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