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章(2 / 3)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站在大宋朝廷谋划的立场上,章惇的做法是对的。可站在人性的角度上,不管是赵曦,还是内阁的诸位大臣,都还是没法过关。

见官家这样,好像诸位内阁大臣也都松了口气。起来,现在的内阁,狠辣的人要比人仁慈的多的多,韩绛和王珪仁慈,赵曦信,可像韩琦、文彦博、王安石、张方平之流,居然也如释重负,赵曦就有些不明白了。难不成自己比他们几个还狠辣不成?

这样做,肯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这就需要权衡风险和收益了。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国朝谋划对西夏的战略包夹,这就是奇。以国朝现在的军备实力,单独对战西夏,应该不存在发生大意外的可能,除非前线指挥官昏聩。

之所以在实力超出时,仍然出奇谋,是为了绝对优势,为了减少伤亡,为了营造一种大势。

组建并集中管理吐蕃饶向导队伍,或者是驭手队也合适,就让国朝的谋划存在了泄露的可能。在如今整个朝堂知情的臣工并不多的情况下,王韶的担保真的没什么分量。

赵曦的支持才是最根本的。赵曦之所以支持,并不是什么壤主义精神填满了思维,而是对一个前方指挥官的信任。

在赵曦看来,朝廷越是信任王韶,他就越能很好的控制住事态。

姑且这样做吧,赵曦是真心不想让王韶心思多。即便是西夏知晓了国朝的部署,他们有解决的办法吗?

接下来将是大量的工程兵西进,营造整个通道的接力兵站······保密性不会像探路者队伍那样严密了。

这样做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让吐蕃人知道卖身与大宋,比卖身与他们的领主更合适,有种在民间市马骨的意思······当然,这点几乎可以不考虑。

当前方的奏报到了汴梁,雪橇的功能也得到了验证。赵曦在经验军卒们记录尔等内容时,也有点惭愧,提早有雪橇,那里的军卒不至于如此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