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2 / 3)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既然开始的方向性错误,让事件调查进入死胡同,不如让这种方式继续,应该是有助于事件真相揭露的。

可惜,大理……虽然国朝一定程度上节制大理朝政,可从段思廉退位后,大理一直有摆脱国朝影响的意图。

文臣逐渐被培养起来的大理臣工主导,而武将则干脆架空了国朝派遣过去了武将。

段思廉因高家谋反而求援大宋,却同样因为大理朝廷过分依赖大宋而心生不满,退位其子段廉义,自己出家了。

这也造成了段廉义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朝派遣臣工的戒备。

否则,直接从大理调查火器去向是最直接的办法。

虽然所谓的联姻,并不能影响赵曦最终会将大理纳入版图的目标,理由还是需要的。

不管内心是不是要标榜一个圣贤王道的君王,在表面上,还是需要有个样,需要做个样让人看的。

赵曦基本上清楚了事件的过程。

二皇子是段氏所出,出宫历练重点的区域在荆湖、成都府乃至大理,而太子遇袭的整个事件,也正好反应在这三地。

至于五子和七子,五子本于太子一母同胞,又是一个专注于诗文书法的闲散性子。

而七子,乃苏氏所出,是一个唯一跟苏氏性子类同的儿子,大大咧咧。

就是被二皇子借来做幌子的。

而蔡京、刑恕,可能存在怀才不遇的怨念…~

赵曦很不希望事实是这样,可所有的线索指向,却让赵曦能把太子遇袭的事件给定下调查方向了。

其实,当年自己在推行一些变革时,突然出现的变化,赵曦就考虑过是二皇子的行为…~一直想表现自己在谋略方面的能力!

曾几何时,赵曦也有过些乱七八糟的念头。

可对比下来,太子求真务实的做派,还是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