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屠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2章 谏山岭(二)(2 / 2)

作品:《明末屠夫

陆大山突然站了起来,呵斥道,“昏聩!一介草莽,如何当得上赤子仁心?!更何况,朝廷官府,岂可屈服绥靖于贼寇?!”

“昏聩h聩!屈服绥靖,这就是你的章程?斡旋之说,不可再议!”

说到最后,陆知府一连好几下,狠狠拍打案几。

……

虎山军大帐。

一个沙盘摆在大帐中央,一群营指挥使和千夫长围站在四周,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大声争执。

“王威,你说的这个办法,就是窝囊。咱们这么多人,用得着先诈败引他们下山?依我看,全军出击,杀上山就完了!”

“李文贵,你小子少在这咋咋呼呼的!你是指挥使,俺也是指挥使,你凭啥在俺面前装大?大当家都说了,咱们是军议,有啥说啥,想说啥就说啥!”

“……这谏子岭,说高不高,说矮也不矮,还真不太好打哩!再有,山上都有树,火枪和弓箭用处不大。我看呀,打到最后,就只能指望刀盾兵和长枪兵哩。”

“哼p枪,弓箭不好使,不怕,咱还有火炮。这次,咱们重炮营,可是带出来十几门虎蹲炮哩!永州卫要是想当缩头乌龟,咱就轰他娘的!”

跟往常差不多,杨炯坐在上首的位置,盯着案几上的地图,不置可否,听凭下边吵成一团,根本就不出面制止。

沙盘是杨炯命亲兵队制作的,让下边这些家伙结合沙盘,分析判断敌情和定下决心,也是杨炯的主意。在杨炯看来,虎山军若是有幸能够征战天下,必然要向一支职业化的武装集团迈进。后世,杨炯的日常工作,很多时候,不就是对着地图或沙盘,分析判断敌情,定下战斗决心么?

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不是说着玩的,而是要贯彻到一支军队的日常工作和行为模式上去。

基于这样的考虑,杨炯创造条件,给时间,给问题,让他们大声说话,尽情争吵。

折腾了半晌,大伙都快口干舌燥,便渐渐停了下来,眼巴巴看向低头琢磨地图的杨炯。

**资格最老,顶不住大伙请求的眼神,站了出来,轻声问道,“大当家,咱们都商讨过了。看看大当家你还有什么吩咐没有?”

杨炯保持着研究地图的姿势,回道,“下面,我要考教一下兄弟们。大伙按照职务和编制,轮番给我说说。你的判断,你的决心,还有,战斗实施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

“另外,我再补充一点,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种战斗级别的,其战法战术,并无一定之规,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大家不要拘泥,更不要拘谨,大胆说话,大声说话!”

说完这句话,杨炯嘴角浮上了一抹笑意。

嘿嘿!上军校的时候,教员也曾这般忽悠我,现在终于轮到我当教员了,哈哈哈!

见大当家这般重视,大伙一边咳嗽清嗓子,一边搜肠刮肚组织语言。特别是那些新提拔的指挥使和千夫长,更是想着如何说到点子上,说出新意来,好证明自己的能耐。大当家可是没选错人,俺就是凭本事当的官哩!

于是,一个个跃跃欲试,差一点,就有人抢了**的优先权了。

无论是分析判断敌情,还是定下战斗决心,杨炯之前给大伙示范过。这种东西,有点像八股文,讲究的是要素齐全,逻辑严密。要素齐全,是指分析的范围和内容,要面面俱到,不要顾此失彼,不然就会导致得出的结论不科学不可信。逻辑严密,是指判断和结论的因果或者相关性,要非常强,不能主观臆断,瞎说一气。

从后世的经验看,分析判断敌情和定下战斗决心,是一个军官的基本功,也最能体现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事实上,能讲容易,讲好很难,因为这对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科学性的要求很高。

看着兄弟们一个个发言,或结结巴巴,或吭吭哧哧,或咋咋呼呼,杨炯始终面无表情,哪怕说的再差,也不打断,不时还微微颔首,以示认真倾听。

其实,这不是涵养好,而是杨炯很认同后世那位伟人说的话:在战争中学会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