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调教大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32章 从水泥中得来的思考(2 / 4)

作品:《调教大宋

“建屋用的青砖现在的市价十文左右一块;修城用的砖比建屋的大,成本也高出几倍,要几十文。”

“条石,从开采到砸成形,再到运输,一系列的成本比青砖还高。”

“而这种水泥,用的是随处可挖的粘土和极为常见的石灰烧制出来的。烧窑的石炭也很便宜,一窑几千斤,成本不过百文。”

“你来算算,这样一窑能顶多少青砖、石料?”

程颐更加的说不出话来。

唐奕继续道:“你认为这是无用的泥巴,可是你再想想,水泥烧之极易,用之极便,且可随意浇筑大小形状。如果把这东西推广开来,大宋子民用之筑城修路、构建民房,能省下多少耗费?又提高多少效率?那么,这不起眼的泥巴,会把我们的生活改变成什么样子?”

程颐缓缓点头,转头对唐奕深施一礼。

“学生受教了!”

他是觉得,真的小看唐奕,小看这泥巴了。

唐奕摇头不受。

“你还是没懂我的意思。”

“怎地?”程颐不解道。

“我说的关键,不是这所谓的水泥有多厉害。”

“那是什么?”

“是水泥背后的人。”

唐奕凝重道:“你想没想过一个问题,如果这水泥不是我弄出来的,而是一个普通窑匠......”

程颐拧眉不语,还是不太懂唐奕的意思,连边儿上的沈括和几个窑匠也都低头沉思唐奕到底要说什么。

“我且问你。”

“你说,一个高居庙堂的文臣,和发明了水泥的窑匠比起来,他们对大宋百姓所带来的福祉,哪一个更大?”

当然是窑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