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新王朝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2章 古墨磨清香,砚池灿生光(2 / 2)

作品:《大新王朝

“好!好一个‘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史丹又念叨了一遍,拍案叫好!

随之又查看了众多学子的应题之作,大多写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边缘话题,把匈奴一顿狠贬,恨不得踩在脚下,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有太学生甚至写了“佳人可知塞外苦,不如回朝侍君侯”,好像立志于要直掏匈奴老窝,迎回出塞多年的王昭君,估计己在心里蹂躏了几番美人。

看了一轮,史丹心中衡量还是觉得王莽之作值得肯定。

“来,巨君,此次诗作,当属你为魁首。”

“这是事中郎陈汤当年阵前所用之剑,就奖励给你了!”

史丹把佩剑平托于手上,赠予了王莽。

王莽有点激动,低头礼拜双手接过,心中在想不知此剑是否砍过单于的头颅?

“胆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王莽单手举起剑,面对同学高喊道。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太学生们被周围气氛感染着,不由自主的举起拳头跟着高喊起来。

这节课也就在太学生众情激昂、激情四溢的口号中结束了。

史丹把王莽的诗作拿了,回去以后先后送至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太后王政君,皇上刘骜等处传阅,着实把这个王家后辈子弟夸奖了一番。

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和太后王政君被史丹之夸有所感染,笑着赞许了王莽几句,言道:

“想不到倒是王曼之子小小年纪似有几分出息,能写出如此豪迈气概之作。”

太后对王莽一手好隶书更为欣然,史丹知道太后擅长汉隶,投其所好,言道:

“太后,令侄巨君之隶书,好似得太后亲传,精气神俱老道。”

史丹此话哄得王太后心花怒放,开心不已。

王太后赏赐了一柄玉如意给史丹,肯定了他的教导有方,也赞了他几句有心了。

成帝刘骜阅后赞叹了几句,言道: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这句堪比前人名句,倒也可以传世。就是内弟王莽巨君毕竟年少,不宜过誉,以免影响其学业。”

同时勉励了几句史丹,让史丹多花点心思教导这帮太学生,好让他们早日成材,替皇上分忧,也埋下了想见一见这个小内弟的念头。

京都之中书生倒不时对太学生的诗作多有关注,特别是以往就读过的各级官吏,以及在京的儒生,经常聚在茶楼,有所探讨,吟诗作对为乐。

经常有京都书生有意无意绕道太学,常赴太学门墙外阅看张贴的诗作,对一些佳作抄录传读、点评,渐渐成了京都的一桩风流韵事。

当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率军直插入康居,攻杀郅支单于之事,因“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此句已广为天下所知,众人久久以为自豪话题。

今见太学又出与匈奴英勇作战故事之佳作,人人争相传咏,自然又重掀旧事激昂,新起一波热浪。

甚至有好事之京都书生把王莽这首《出塞征》谱以乐曲,赠于相好的歌姬传唱,并编以歌舞演绎。

击鼓声中红袖飞舞,诗作随舞步吟唱,倒似有几分女子侠客随舞出剑之势,转折腾挪之中隐隐豪气显现,来回曲折极具别样风情,颇有几分看点。

一时之间此曲此舞风靡京城烟花之地,风流雅客集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