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新王朝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5章 莽公登皇位,亦难改天命(1 / 2)

作品:《大新王朝

初始元年十二月(公元9年1月),众大臣软磨硬泡让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了传国玉玺,王莽在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王莽时年五十四岁,史称建兴帝。王莽在朝野内外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力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各种各样的符命,禅让做皇帝的先河。

王莽一直在内心有些想法,他既想改变这个国家,给老百姓不一样的生活,但又深深知道二百多年来大汉王朝给大众带来了根深蒂固的思想,要想去扭转,不是那么简单。特别是一帮宗室子孙,要他们真正心服口服自己,谈何容易。

光靠杀戮,难以治国。光靠拉拢人心,总难长久。

疆土毕竟太大,各地官吏和当地豪强又错综复杂,哪里有想治理就能治理这么简单。

由于汉成帝以来,官吏越来越腐败,朝廷奢华无度,地方想尽办法搜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各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艰难困苦,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不安,国内各种危机愈演愈烈。

王莽建立新朝政权以来,为了收获民心,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政策,将天下田改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其后,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但也始终未能在根本上解决实质性问题。

王莽他始终信奉儒家思想,他认为天下要恢复到孔子所宣称的“礼崩乐坏”前的礼治时代,才可能实现政通人和。因此当上皇帝以后,想通过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来达到他治国安天下的理想状态,仿照周朝的制度开始推行新政。

王莽在始建国元年颁布的政策是:将天下所有的田改名叫‘王田’,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奴婢统统改称为‘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允许买卖。其后多次更改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

这些政策只求名目复古,到下面实施的时候,官吏又都各自为了自己利益,执行得与王莽的本意相违背。

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都不正确,在遭到激烈反对后,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诸侯、公卿和普通老百姓因违反法令而受重罪处罚者不计其数,社会开始变得动荡。

老百姓没有得到王莽执政后的更多好处,反而受到了伤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得百姓和官吏不知所从,导致天下各豪强和老百姓门的强烈不满。

见天下越来越难以治理,王莽心想,这天下太大了,还不如搞个小地方过过小日子算了,这时他早已把合浦和交趾两郡换上自己的亲信,在朱崖洲建立了小的王国。

他暗暗与王舜、王邑等最亲近的几个一商量,留下了早已跟随他多年的替身,替自己做了皇帝,自己则从祝家庄带上赵飞燕姐妹和一众家人往朱崖洲而去…

至于后面那一系列王莽胡作非为的政策,大多是王莽身边的权臣为了自己的利益,争风吃醋,假冒符命,胡乱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