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四章 内应 (上)(2 / 4)

作品:《大明长歌

……

质疑声,迅速被吞没。发出质疑的人,则不得不红着脸承认,自己先前想得太多。原因无他,大明的海上走私生意,虽然官府每次都指责是刁民故意不尊朝廷法度所为,事实上,绝大部分,甚至说九成九的走私船,都与刁民没一文钱的关系!

眼下除了福建沿海,有些走私船背后的东家是海盗之外,其余随便一艘走私船拉出来,背后站的都是一个庞大的士绅家族。而九成九的走私海商,都是某个士绅家族的旁支子弟。

他们通过为家族赚取巨额走私利润,获得家族对自己的认可和对自己后代的扶持。而家族则拿这些利润来培养一批“清白”读书种子”,源源不断进入官场,为整个家族的所有人遮风挡雨。

推己及人,“李有德”,“张发财”和“刘宝贵”哥仨的突然出现,并且迅速混得风生水起,就非常好解释了。三人背后的家族中,必然有大人物站在高处。站得高,看得自然就远,有关大明和日本即将达成最终和议的消息,当然也能抢先一步知道。

至于小西行长和大村氏为何对三人如此照顾,当然也出自同一理由。要知道,大村氏是长崎港的主人,而小西行长家则是日本数一数二的药材贩子。大明和日本恢复海贸之后,同样会有日本国的商船启程前往大明。届时,小西氏和大村氏对“李有德”,“张发财”和“刘宝贵”三个照顾了多少,他们家的船队,在大明就会得到多少回报!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让商贩们更愿意相信“李有德”,“张发财”和“刘宝贵”三人,那就是,这三个人虽然年青,做事却极为大气,并且手段高明。根本不像某些海商那样锱铢必较。不该占的他们三个从来都不占,而只要大伙肯按照他们的办法去做,赚头往往立刻就能增加一到两成,效果还是几乎立竿见影。

商贩们可以怀疑任何事情,唯独不会怀疑真金白银。最初试探性地跟“李有德”等人合作几次,都稳赚不赔之后,大伙自己就主动说服了自己。性甘情愿,成为了商会的一员。

因为短时间内抵达长崎的大明海船太多,货物难免出现了挤压。这时候,“李有德”又展示出了他极为高明的手笔。通过劝说,他们阻止了有人压价放货。而是把同样的货物,都集中到一起,暂时存放于临时从大村家借来的仓库之中。待将接近二十艘船上面的生丝、纱绫、瓷器、茶叶、香料、乃至字画古玩,都汇拢归仓之后,又广发英雄帖,邀请各国商人前来洽谈。

统一定价,大宗出货,利润远高于大伙主动压价自相残杀,出货速度也远远高于零敲碎打。一时间,所有大明商贩都心服口服。而长崎港的大小官员,则对此次大张旗鼓的交易,一致保持了沉默。原因无他,李彤通过张维善,跟朝长幸照和高野山弘所代表的大村家,早就订立好了盟约,非但一部分货物会优先供给他们,而卖给其他商人的货物,也可以让大村氏抽成,前提是,对方要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大村家拿了白花花的银子,自然嘴短。此外,大村氏仅仅是长崎港的主人,又不是整个日本和全世界的主人。从日本其他各地赶来的商船,以及世界其他各地赶来的商船,跟长崎当地商贩有着天然的竞争关系。他们进货的价格越高,对长崎当地商贩的威胁越小,大村氏才不会选择舍己为人。

当然,如果能将大明商人的货物全都吃下,再转手倒卖,才最符合长崎当地商人和大村氏的利益。然而,长崎虽然是大村喜前的属地,其主人的实力却太弱,根本无法跟小西行长,岛津义弘等人相提并论。牵连长崎商人的实力,也无法与日本其他强藩派出的商团抗衡。李有德的做法,让他们避开了对自己不利的竞争,稳稳赚到一笔高额利润,同时,因这事跟他们没有关系,是明国海商的选择,那些强藩的商团的怒火也发泄不到他们头上。他们就乐得选择不去冒险吃独食,退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