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征万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3章:向导(1 / 1)

作品:《唐征万里

有了胡杨,就相当于有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不要说胡杨,就是他的儿子,正当壮年的胡西原,也是往来西域的优秀商人,现在人家父子与他们兄妹同去,实在是太难得了。

胡杨笑呵呵地看着另外三个人,“二牛有一身蛮力,小六身手敏捷,长齐满腹经纶,都是难得的人才,有你们,路上必然顺利很多。”

程二牛几个听着直感动,差点给胡杨跪下,“老爷子,啥都别说了,路上全仰仗您了,有什么吩咐,晚辈无不从命。”

“好了,你们先下去吧,我还有事要和楚儿商量。"胡杨对另几个人说,程二牛、祝小六和王长齐,令狐通达夫人和越儿都下去了,只留下了胡杨父子和令狐叔侄。

经过了一个秋冬的准备,令狐家的商队终于组建成功了,光骆驼就有七十多头。大部分骆驼上,都放置了包好的商货。

令狐通达也是将店里的主要的银钱全置办了货物,丝绸、茶叶、瓷器,还有部分铁器、金器银器、镜子等,都是西域商人喜欢的大唐商货,如果能顺利运到沙洲或玉门关,就一定能卖上一个好价钱的。其中长安西市的几大汉商也对令狐楚的商队做了投资,沈青云和那些只将货运到沙洲的不同,他将自家的大批货物拿了出来,让令狐楚兄妹做往返之用。

令狐楚的商队是在胡杨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包括了货物的购买、骆驼的选取、路线的确定、出发的时间等。利用有限的时间,胡杨和胡西原父子甚至给两个商队的所有人员都进行了商路的培训,告诉大家在路上应该注意什么,如何面对马贼盗匪的侵扰,在穿越沙漠戈壁时应该注意什么,在翻越高山时应该注意什么。

令狐楚和妹妹令狐越,程二牛、祝小六、书生王长齐,还有叔父令狐通达店铺里的四个大伙计,其中的周江是令狐通达一手带起来的徒弟,是四个伙计里面最年长的,比令狐楚要年长十多岁,在生意方面都比较精通,为人沉稳老练,平日深得令狐通达的信赖,孪生兄弟令狐忠和令狐义是被令狐通达从小收养的伙计,反应机敏,为人诚实。石铁信是突厥人,是三年前令狐楚收留的一个流浪儿,送到叔父的店中作个小伙计,这次他说什么也要跟着令狐楚兄妹一起去的,令狐通达见他坚持,也只好同意。也许他这个突厥人,在西域能帮上越儿他们什么忙呢。

唯一没有确定的问题是护卫。按照以前的惯例,胡家的商队都是令狐楚一手包办,不管是一路的官凭路引,还是联络其他的游侠刀客,“长安令狐楚”的名号绝非是靠几个朋友吹出来的,也是靠一刀一枪与河西的响马盗贼们拼杀出来的,只要他往西市的护卫堆里一转悠,就会有很多人上来询问,“子羽兄弟,这次带商队去哪儿啊?要几个人手啊?”只要他手一点,“你,你,你,还有你,跟我瓜州辛苦一趟。"就这样,连价格都不用谈,护卫们就敲定了,兴高采烈地跟着这个丝路护卫中的后起之秀出发了。

而这次,令狐楚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有了一支自己的商队,也并没有雇用其他护卫的意思,而是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对自家商队里的年轻人进行了一种秘密的训练,至于训练了些什么,一直都是个秘密。

和胡杨父子的商队比起来,令狐叔侄的商队显然有些小,胡杨父子的商队光骆驼就有100多头,几乎可以堵满一条大街,胡西原常年走丝路,所以牲口、货物和伙计都是齐全的,不过这次目标不再是瓜州了,而是更远的撒马尔罕。

这是大唐神龙三年早春的一个早晨,一个普通的早晨。

虽然每天都有商队从长安的西市出发,沿着丝路,前往下一个目标,出了开远门,沿着官道一直向西。可这支商队不同,他们是长安的大唐商队出玉门关,前往比西域更远的地方。

越儿拉着哥哥的手,在他的身边,向养育自己多年的叔父和婶娘跪拜。

“叔父,婶娘,等越儿医治好血汗,再回来陪你们。”

裴氏泪流满面,又把越儿搂在怀中,“越儿,你几时回来啊?要是你有个好歹,我怎么跟你娘交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