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十五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32章 狭路相逢(2 / 3)

作品:《崇祯十五年

在距离还有三里之时,建虏朝鲜联军停下了,随即也开始立营列阵。各种旗帜飘扬,人马众多,众军簇拥处,多铎的大纛和朝鲜国王李倧的大旗,一起招展,而在旗帜周边,穿着红袍青袍的朝鲜官员有一大片,由此可知,多铎不但是带来了李倧,还把朝鲜百官都带来了。

见到自家国王亲临、朝鲜王旗在对面飘扬,林庆业脸色灰白,心中则一片冰凉,他用力握着腰间的刀柄,感觉都快要爆了。

他麾下的朝鲜兵也都是低头黯然——

王上从未亲征过,想不到竟然被建虏逼迫如此!

噔噔。

周遇吉登上一处临时搭起的望楼,举起千里镜,徐徐观望。

千里镜里,在朝鲜的王旗之外,清楚看到载着朝鲜王的马车和一众穿着穿着红袍青袍的朝鲜大臣,陆陆续续的都到了,他们将朝鲜王拱卫在中间,一众铁甲长枪的肃杀之中,倒也显得颇为不同。

穿着杂色棉甲、甚至是无甲无胄,像是流民一般的朝鲜士兵,此时正在军官的命令和呵斥之下,乱乱糟糟地立营立阵——

除了少部分的精锐,大部分的朝鲜士兵都是不足虑的,但是击杀他们的军官,他们立刻就会溃散而逃。

相反,建虏兵马虽然是不多,但却是气势汹汹,即便是那些汉人包衣,大部分也都披甲,看起来也都是有几分战力的。

因为人数少,所以建虏兵马全部集中于中军,两翼都是朝鲜兵和一些用于骚扰的蒙古骑兵——

周遇吉重点观察的,一个是建虏的军容军貌,另一个就是建虏军中是否有火炮?

隐隐看见,建虏还是带了火炮的,但不是他们自己军中,而是朝鲜人的炮兵,虽然看不清楚,但周遇吉知道,朝鲜人没有新式火炮,有的只是古董一般的老旧佛朗机和一些大将军炮。

此时,马蹄声急促响起。

哒哒哒哒。

一个穿着红袍的朝鲜官员向这边奔驰过来,远远地就勒住了战马,扯开嗓子,开始大喊了起来。

他喊的朝鲜语,明军将士都听不懂,但林庆业沈器长等人的脸色却都是变了。

原来是朝鲜王李倧责怪林庆业见到王驾,为何不去拜见?同时严令他带着麾下的朝鲜士兵,立刻脱离明军,返回王阵,不然以叛国论处!

叛国,那可是灭族的大罪。

听完之后,沈器长悲愤无比,他取出弓箭,就要将传令的朝鲜官员射于马下,但被林庆业阻止,随即,林庆业向周遇吉抱拳请令,说有话要在军前说,请总镇准许。

周遇吉点头。

于是,林庆业拍马而出,在两方数万人的注视之中,向朝鲜王旗缓缓而去。

一直走到七十步,进入一箭之地后,林庆业方才勒住缰绳,然后翻身下马,对着朝鲜王旗,也就是李倧的马车行跪拜之礼,他双膝跪地,磕头,顿首,再磕,再顿首,表情无比凝重,所行的乃是见王的最大礼节。

“林庆业,速速归队,王恕你无罪!”

李倧的马车边,一个白发苍苍的红袍官员大喊。

却是金自点。

林庆业却仿佛没有听见,跪拜完毕之后,他重新翻身上马,开始大声呼喊了起来。

他喊的是朝鲜话,大明将士和建虏人都听不懂,但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中,却能感受到他心中的悲愤——

从大明对朝鲜的三百年血恩,一直说到丙子胡乱的屈辱,和大明救兵来到的无畏,以及朝鲜向建虏屈膝的不应该,因此,就算是王上降了,他也不会降。

他不是不忠,而是大忠。因为王上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建虏胁迫的,真正的义士应该是帮助王上解脱胁迫,而不是听从王上被逼的话语,与王师为敌!

林庆业呼喊的嗓子都哑了,一边喊,一边缓马而走,以便让更多的人听到,说到激动处,他满脸是泪,不能自己,对面朝鲜兵都受到了触动,微微有所骚动。

……

大纛之下,白衣白甲的多铎微微侧头,有翻译在他耳边,将林庆业的话,完整重复,最初,他还听的饶有兴趣,想知道林庆业要说什么?但听到最后,他意识到不妙,立刻大喊:“放箭,杀了他!”

弓箭手立刻张弓。

“林指挥使,快回来!”

明军大阵,沈器长和几个朝鲜将官一齐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