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狼胥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六十九章 凌沺的奏折(续)(2 / 2)

作品:《狼胥

在各郡城设立比武场,在县衙官员、更高品级武者、臻武司武吏,以及全城百姓的面前,光明正大的比试。只是决胜、还是决生死,还是处理恩怨,都可以,签下正式契约即可。

前者,私下比斗,仅限于五人以下,且若有生死之分,活下来的,需要拿着双方武籍,去临近县衙报备,便不会被定为杀人案件。

后者,私人比斗可以,但主要还是用来解决门派恩怨,像是以前满江湖敌视阡陌崖,那就可以向阡陌崖所在郡城报备,下达战书,若被接受,则可以双方定下比斗人数和方式,光明正大的去拼个胜负、生死出来。

但这种比斗,也得限制在双方各二十人以下。

再多,例如以往那种动辄灭门灭派的情况,将不再被允许。

第三条,是对各门派武人数量的限制。

很多江湖门派,动辄数百上千人,这其实是极大的影响了农耕的。

要知道这些武人,多半都是身强力壮的年纪,也都应该是各家百姓家中最重要的劳动力,他们不事生产,即便是有其他收益,家中不缺吃喝,不陷贫苦,推及全国,也是大璟年收的极大损失。

何况这些人,很多自己就勉强温饱,常年在外也没有被分田地,不能使家业富足,乃至吃了官司,要么下狱要么流亡天下,或是躲在门派里不敢大张旗鼓露面,还连累家中被罚抄金银、收没了田地的都有。

这些凌沺也是听王鹤他们一个个说的,才算了解详尽,也明白他们、包括隆武城很多人,为什么会跟着他,以及在扬武营成立时不逃,反而是参战立功的切实原因。

他们不是以前不考虑家人,而是以为这样能更风光、富足,谁知道除了少数人外,多数都是摸爬滚打数年、十数年,才能混个不错的生活,而后身上背着大大小小的案子,连家都不敢再回。

这第三条,与大璟世宗灭佛差不多,把没有能得到武籍的人,遣回原籍,继续安生为民。

只不过与彼时轻减僧人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硬性统一定下人数不一样,针对这些武人门派,凌沺的意思是按武人定下的品级,来灵活分配。

例如一品最高,那一品武人可收徒三十,也就是可以留三十个没有武籍的人,在门派为徒,学习武艺。

然后依次递减,最低七品,只能留三人为徒。

门派大小不管,能留多少人在门中,能招多少弟子,都看门派中武人的实力决定。

也算是激励各门派武人的一种方式,扬武而非抑武,在这一点上,便有所体现。

最后一点,则是武人行侠仗义、或者为恶一方,以及与那些不争不斗,安生习武强身健体的武人有关。

真正的侠客,有行侠仗义之心的,可去郡衙挂职,或分往各县,或交于其疑难杂案,让其有正经身份去一展侠义心肠,不用太受郡衙、县衙管制,行事相对灵活,但也仍需拿出真凭实据,而不是凭一己之见行事。

便是有路见不平之举,事后也得去县衙阐述明白,且有证人或证物证明,方可全然豁免。

而为恶一方的,或是暗道中人,不论是城中恶霸也好,山间匪寇也好,都将是臻武司清除的目标。

若武籍在身者援手臻武司武吏将之铲除、或是提供准确有用消息,也都各有奖赏。

至于那些各自在家,只是练武,但什么事都不参与的,不强迫入武籍,但也需向各自所在郡县报备,登记在册。

包括没有得到武籍的那些武人,无论留在门派、还是独行客、亦或遣返回家的,都也一样需要如此。

这是方便有了大案、命案,各地衙门更便于调查和疏离案情。

毕竟他们相对而言,更有能力做到这些。

“林相觉得如何。”凌沺把这些说完,隆彰帝暂且按下奏折,没有批复,而是看向林佑芝。

“敢问长乐县侯,武人品级如何评定。”林佑芝遂问道,表情么,跟隆彰帝一样,看不出任何变化,没有赞赏也没有不屑一顾、或是并不赞同的意思。

“由臻武司武吏武艺评定。臣以为,先征武吏倍数,擂台比试,以前十定为一品、前五十定为二品、再百人定为三品,再二百人定为四品,其下至足数皆为五品,余者为后备,每三年可逐级向上挑战。然后再由武吏,行至天下,各品武吏实力相等、相近者,依此定品,百招为限。”凌沺从容回道。

“有些儿戏了。”林佑芝却是摇摇头,认为这种方式并不规范,也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并非儿戏,臻武司武吏,当为天下武人最精锐的一批。我有把握,选出的武吏,都是武艺在同层次中占优的,让他们可以被同层次武人信服,也可以更好的去臻选优秀的武人落为武籍,而不是滥竽充数。”凌沺也是摇头回道,有些傲然。

“那以后呢?没有明确标准,便不能精准,自也谈不上权威,更是有太多的可能性。”林佑芝也是再道。

“臻武司并非一个单独的衙门,若真有一日,武籍在籍者大量增多,那要么就是武道昌盛了,要么就是臻武司该查、该废了,届时便不止是臻武司的事情了。”凌沺如此回道。

“你所言各品武人奖赏和封赐,也不是臻武司的事喽?”林佑芝再道。

“自然如此。臣只是提议,具体如何定例更为合适,还要看圣上之意。”凌沺再回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