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打铁还得本身硬(2 / 2)

作品:《大明:从继承天启遗产开始

这家伙别样本事没有,担任帝国报社一把手,这点能力,在朱由检看来,他是可以担当的。

徐霞客可以担任副总编,两位都是大明帝国忽略的人才,各有千秋,专业上也能互补。

徐霞客和冯梦龙将是朱由检未来渔轮掌控者,更是天子御用文人,用来应对时下士绅的文战先锋!

作为一个皇帝,这样的文斗士必须有,这才是一个想要做千古一帝的崇祯大帝所应有的逼格。

至于武备方面,大明真的不缺,人才济济,敢杀敢拼还能用脑的大有人在,如今已在他囊中了。

魏忠贤和王承恩对时下所谓的国家栋梁,打心里痛恨,麻痹的,把咱们英明无比的天子搞生气了。

谁惹天子不高兴,谁挡住了天子的路,那就是他们这些奴才重要的打击对象。

魏忠贤心里最感激崇祯,在崇祯登基后,魏忠贤便觉得自己大势已去。

他也做好了心里准备,唯一担心的是东林党要斩尽杀绝。

岂料峰回路转,咱们这位天子,根本不是他们事先调查所得的那样秉性,更没有被东林蛊惑。

他魏忠贤不但没有被天子和东林党联合搞下台,相反,他还被天子重用。

尤其天子认可他曾经的功绩,但不认可他的手段和操作。

“老魏啊,当下时局看似风平浪静,但朕不得不防,必须警惕东林死灰复燃。

同时东西二厂也要加强地方丝织品和瓷器的管控,调查哪方势力在朝中与丝织品和瓷器有联系。”

“老奴明白了!”魏忠贤没有想到天子会从这方面下手。

他不担心天子没有银子,天子现在的银子已将近一亿两,差不多把豪商和豪绅的百年财富夺到手了。

每年砸下两千万银子下去,丝织品和瓷器便可纳入皇家手中。

没有了这些大宗商品,所谓的海贸变成了一个笑话。

掐断源头,不给商品进行外贸,这些海商只能吃屁。

虽然天子没有蛮横霸道,也没有进行外贸的想法,但掐断了源头,等于断了一众海商和利益集团的财路。

朱由检接着又对王承恩道:“大伴,你的任务仍是皇庄扩张,争取一年完成一千万亩的目标,倘完成这个目标便是大功一件。”

王承恩拍着胸脯道:“老奴必定完成陛下给予的任务,反正大量土地在这些豪商和豪绅手中,有的是办法抢过来。”

王承恩对于一年增加千万亩良田的任务,是一点不着急。

现在天子已把路铺好了,反腐倡廉已成了天子登基后的基本国策。

但凡不同意的官吏和家族,直接反贪,轻而易举地便可把田地拿到手。

大明帝国的官吏,没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只要用心去查,都能查出一大堆问题出来。

王承恩虽然能力有限,不懂随机应变,但他有个最大的优点,能一丝不苟地执行朱由检下达的任务。

虽说老王为人随和,在宫内的名声极佳,不等于老王下手不狠。

隐隐察觉到皇庄扩张是陛下第一国策,从为皇庄干活的百姓来看,只要成为皇庄的百姓,如今都能衣食无忧,能吃饱穿暖。

但凡为天子种田的百姓,无不盛赞天子圣明,甚至家中还为天子立长生牌!

虽然朱由检没有确定收取的田赋多少,却根据每一户人家的人口需求,给予充足的粮食满足温饱。

同时每年每户还有两套衣服的福利待遇!

为天子种田的百姓,直接取消了田赋负担,其余的苛捐杂税更是没有。

大农庄模式,已在皇庄悄然运作起来,朝中大臣和天下士绅还没有发现这个诡异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