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立鼎1894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五章 谁都想咬一口(3 / 5)

作品:《立鼎1894

清代的州县治理,几乎吸取了以往朝代各种制度之大成,在区区一个县级机构,组建了四套环环相扣的统治体系。纯粹的军队组织,绿营八旗讯塘巡检自是主力,但多数用在剿杀类似捻军之类大规模造反上,对他们可能胡乱插手地方政务还有种种限制。

其次是州县主官管辖的佐贰官、巡检官之类,最常见的衙役捕快白役等常设人员,为管控县府城镇交通隘口,缉盗捕凶平靖个案的力量。

再次则是以保甲、里甲制度为核心,设立联庄、连甲、地保等官民共治机构,发挥民间宗老乡绅的影响力,保证基层稳固,并协助巡检、捕快等县府力量,安靖地方。

最后,才是民众的邻里互保,家族互助,自编团练等纯粹民间力量,不需要花朝廷一分投入,却能将所有人变成官方的眼线,相互监督,车船店铺到处严防死守,外来人藏无可藏。

当然,制度是一回事,执行起来又是一回事。不说别的,一个县衙上下官吏过百号人,光是明面儿上的开支最低也要千把两银子,县官工资不到500两,养廉银1400两,四时八节往上送往下发你得有吧?

再者说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没下边儿孝敬,上头哪来那么多钱贪污?作为基层的县官就只能向下边伸手,可大多数的县一级管治,多半被当地乡绅地主推举的吏员给联手操控,从外地来又呆不了几年的县太爷,多数被轻松架空。

所以,又有“当官没别的窍门,唯治吏而已。”一句话道尽了干员和庸才之间的界定标准。谁能管得住手下的吏员,就能借他们之手盘剥地方捞取好处。有了好处上下打点,才能在每年考评中得个优胜,一级一级往上爬。

管不住吏员的,出门买肉都是高价,有许多官员明明辛苦排队终于等到了实缺,一听要去的地方穷山恶水,吏民刁滑,死活都不肯上路,就是为此。不去顶多白花一分银子,再花钱托人找门路就是了。下去了,有很大可能被困死在任上,出不来政绩,叫天不应叫地不灵,那才叫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