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崔崇(2 / 2)

作品:《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崔瑾对阿姊眨眨眼,自个儿的老爹可真会折腾人。崔瑜捂着嘴偷笑,赶紧又放下手,做端庄状。“阿耶,儿好一会子没回来,看这庭院果真是脏乱,得好好整治整治,祖母可是最爱洁净的!”她道,一副嫌弃的模样。

老莫差点一个踉跄。崔瑾不由轻笑了起来。崔芮拍拍他的脑袋,一脸正经严肃,眼底却是笑意涟涟。

过了一道垂花门,转过一片芭蕉树,便是崔崇的外书房。门外候着个老仆,见到一行人,行礼笑道:“二郎,阿郎正等着呢!哎哟,九娘子又长个儿了,这是小十三郎吧?”

崔芮点点头,唤了声“连伯”。

连伯忙道“使不得”,上前打开门帘,对屋内低声道:“阿郎,二郎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听里面传来一个肃然的声音,崔芮一手抱着长子,一手牵着长女,微微蹙着眉头进了屋。靠窗处,一张宽大的檀木案桌,一中年男子席地坐于案前,目不斜视地看着手里的字帖。约不惑之年,唇边蓄短须,颇为儒雅,与自己的老爹有几分形似。这便是本尊的爷爷了。崔瑾想。

“祖父!”崔瑜几步上前,扑到他身前。

崔崇连忙放下字帖,道:“哎哟,这可是孤本!”

孤本!崔瑾伸长了脖子。崔芮发现自个儿的长子但凡听到可传世的物什,便如见了鱼儿的猫,又好气又好笑,将他抱紧了,道:“你祖父这里好东西多得是,若是想要,赶紧多叫几声‘祖父’,说不得全都赏给了你!”

崔瑾不禁有些惭愧,自己是多大人了,怎还沉不住气?“祖父安好?恕孙儿不良于行,不能给您磕头了!”他沉声道,拱了拱手。

崔崇呆了片刻,道:“瑾儿果真会说话了?”

“还好,不仅能言语,还算聪慧。”崔芮淡然地道。

崔崇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伸出手:“把某的乖孙儿抱过来!”见崔瑾说得有礼有节,他甚是欢喜。接过崔瑾,左看右看,更是欣慰。

崔瑾却忍不住拿起了那字帖,竟是蔡邕《鸿都石经》的拓本,不由细细揣摩起来,一时失了神。

“不愧是崔氏子!”崔崇抚着短须,连连点头,“比你阿耶强多了,当年他不知坏了某多少字帖。”

“瑾儿若是喜欢,便拿回去瞧瞧,也不值什么!”崔芮不屑地道,“唔,你祖父这里还有不少王右军、卫夫人、钟元常等大家的法书刻本,虽非真迹,但也是名家所拓,便将就临摹吧!”

“真的?”崔瑾一脸的兴致。

崔芮眉毛一扬,道:“这算甚?连真迹都有,只怕你祖父舍不得给你瞧吧!”

崔瑾觉得自己简直要被幸福熏晕了头,立时眼巴巴地瞅者崔崇。

“瑾弟已经识了好多字,如今手也灵便了,正是习字的时候,而阿耶那里也没甚好帖子,哎,可惜了瑾弟的一番好学之心!”崔瑜在旁长长地叹息道。

崔崇苦笑不已,哄道:“瑾儿乖,你刚开始启蒙,祖父这里还有些摹本,虽为时人所临,但也还使得,你便选几张拿去吧。”说着,从案边抽出一个木盒打开,递给他。

崔瑾一手拽着《鸿都石经》拓本,一手仔细翻看木盒中的字帖。帖上有印章,极是好辨。虞世南的《蝉》、《兰亭序》摹本,欧阳询的《卜商帖》、《行书千字文》等等名家之作。崔瑾看了又看,一张张,均是恋恋不舍。“祖父,这些都是给孙儿的吧?多谢祖父!”顺便将那《鸿都石经》拓本放进盒子内盖好,紧紧搂在怀里。

“这……这……哎,如何使得?”崔崇心疼地瞪大了眼。这孩子怎像他阿耶一般,最是见不得自己的好东西。

崔芮很是满意长子的表现,不愧为吾儿,道:“父亲大人,这可是您嫡亲的孙儿,难得他好学上进,不过是要几张无用的字帖,您便如此小气!哎,罢了,午后儿子要携瑾儿、瑜儿去李府请安,想必叔父大人那边少不了名家的帖子。”

李氏的叔父?崔崇暗暗头疼。黄门侍郎李俊,自家没有女儿,最是喜爱隽娘这个侄女。他甚得圣人信任,且不说陇西李氏的根基,即便是从圣人那里也是得了不少名帖。罢了,罢了,反正是给自己嫡亲的孙儿,便将这些帖子给他便是,免得让外人知晓了还多嘴嚼舌。他扭转头,让自己不去看那木盒,抚着额头道:“既然瑾儿喜欢,祖父便赏给你吧,不过,要好生保管才是!”

“多谢祖父!”崔瑾喜滋滋地将盒子大大方方地放在案上。难得,难得,这些可是绝世的真迹啊!

不料,崔瑜在旁又道:“祖父,瑾弟想学琴,偏生阿耶不愿将焦尾给他!”

崔崇的眉毛抖了抖,叹道:“初学确是不宜用焦尾,祖父这里尚有把琴,虽比不得焦尾,但音色也算极佳,便给瑾儿吧!”

“祖父真好!”崔瑜连忙道,“瑾弟,你得好好练习琴艺,不要辜负了祖父的期望!”

此时,门外有人道:“阿耶,朝食已经准备好了!”

崔崇松了口气,连忙站起身。再不走,不知又有多少好东西不见了。

“父亲,瑾儿练字还差一套笔墨呢!”身后,崔芮抱起长子,幽幽地道。

崔崇脚步一滞,咬着牙道:“木架第二排的笔砚你随意挑一套吧。”随即,匆匆走出门去。

这书房内有何物,崔芮哪有不清楚的?他低声对崔瑾嘀咕着:“宣州紫毫、易州上谷墨、广州端砚,还有宣城的纸,难得你祖父大方一回,全都包回去!”目光在架子上一扫,飞快地挑选起来,哪管是哪排哪行。崔瑾惊得目瞪口呆,老爹也太孩子气了吧!但见阿姊淡定地将东西一一接过,分明早就见怪不怪。

终于,将眼馋好久的东西收入囊中,崔芮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书房。见了长子不可思议的目光,不由讪讪地道:“为父还不是为了你么?笔墨好,习字也能事半功倍不是?再说了,难不成让崔氏嫡子学那寒门庶子在沙地上练字?”

崔瑾忙垂下眼帘,严肃地道:“让父亲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