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大忽悠(2 / 2)

作品:《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李元昌皱皱眉:“你作为皇家子,岂能整日将钱财放在嘴上?让旁人听见,还以为皇家也与民争利呢!”他瞟了眼陆川和顾霖一眼,二人转过脸看风景。

李治呵呵笑着,很是不屑:“我这是用脑子、用双手赚钱,赚的都是辛苦钱,没偷没抢,还按时足额纳税,别人能说我什么?另外,我建作坊,开设店铺,雇佣小厮,支付大量工钱,不也让更多的百姓能吃饱饭穿暖衣么?这也是给大唐做贡献啊!”

李元昌张张嘴,这个几岁大的侄儿怎么如此口齿伶俐,难道是近朱者赤?今日,他发现崔玦也挺能言善辩的,还有那房家老二,也极会说,那嘴里歪理是一套接一套。

李元昌心里很不服气,但又说不过侄儿,只得温和地道:“叔父总觉得如此有些有辱斯文,不妥,不妥啊!”

李治扬扬眉,耸耸肩,嘀咕一声“迂腐”。李元昌哪里听不到,但也无法,难道和这个小侄儿一般计较。

这时,损人二人组的房遗爱笑眯眯地开口为同伴辩护了:“汉王啊,晋王殿下可是一心为公呢,您刚才不都听到了么,雇佣那么多小工,其实咱们能多少钱?绝大部分还不是成了本钱、工钱、税钱,剩下的就微不足道了。哎,若是开更多的作坊,雇更多的人,这大唐不就有更多的人吃饱穿暖了么,这不是为圣上为太子分忧解难?汉王啊,您也不要整日写字儿作画,也得想想如何改善民生,如何为大唐做贡献吧?您可是大唐宗室,不能光拿俸禄不做事儿不是?说来说去,这大唐是你们李家的不是?”越说越是诚恳,最后居然说得语重心长了。

李元昌涨红了脸,自己居然被这小儿郎轻视了!而李治偷偷地对房遗爱竖起大拇指,真不愧是自家的妹夫。

崔瑾一看,心中闷笑。轻轻咳嗽一声,正色道:“汉王叔,您不要怪罪吾家二叔父,他太过心直口快,但心是极好的。哎,这宗室人多啊,若每一个都像河间郡王、像吴王三表兄和稚奴这样,为这大唐的稳定繁荣献计献策、添砖加瓦,这大唐要不了几年必会无比强大,凡大唐旗帜所至,莫敢不从,莫敢不尊!”他连连叹气,忧心忡忡。

崔瑾说得慷慨激昂,说得李元昌也羞愧了。李治眨眨眼,表兄不是说大唐刀锋所至,莫敢不从么?不过,刀锋到了,旗帜也就到了吧!一样的一样的。

李元昌觉得自己真的像房家老二那样是白拿俸禄了,因为得宠,兄长也慷慨,所以日子过得奢华,吃的用的,无不是最好的,除此之外,还有封地的收入,但自己根本就没费一点儿心思,全都是白得的。这样说来,岂不是如那些吃白食儿一般。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郎,还是很要脸面的,所以,李元昌便极为羞愧地对崔瑾道:“小十三郎,某懂得了,以后,再也不整日舞文弄墨清高自傲了,必要为皇兄分忧,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明日,某就加入你们的训练!”他咬咬牙,难道连几岁的侄儿都能就坚持下来,自己就不能?

李治和房遗爱互看一眼,呵呵,又一个被忽悠进来了。也行,以后就忽悠他多作些沙画,然后表明作者“大唐汉王李元昌”,嘿嘿,那画儿就老值钱了!很早以前,他们便懂得“忽悠”这个词的意思了,也觉得很适合俩人。

崔玦捂着嘴,生怕自己笑出声来。

捡了这么多贝壳海螺等,安修仁让人专程将这些东西送到刺史府去。崔瑾摆摆手,道:“就带回军营去吧,到时将贝壳和海螺的壳送到刺史府就成了。但是,这些海鲜不是人人都能吃的,若是谁吃了过敏,赶紧让大夫诊治。”并将不宜吃海鲜的人群和大致症状介绍了一遍。安修仁一一记在心里,对崔瑾的细心很是感激。而一旁的顾霖和陆川也暗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