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观潮听海(3 / 4)

作品:《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哎,小十三郎,你这么文武双全无所不能的,让吾等如何活啊!”柴令武遗憾地道。自己书没少读,但对这些文人雅士的事儿就一知半解了,最感兴趣的还是舞枪弄刀、行军打仗,叫他坐一整日学琴练字儿,比被老爹揍一顿还难受。

李治白了他一眼,怒其不争地道:“令武表兄,你说说,姑父当年可是文韬武略样样都精通,你怎么就没学到一丝半点儿呢?还要我那姑母,也是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怎么到你这里就只会拳脚功夫呢?表兄说过多次,要做就做儒将,表兄你是怎么说的?”他看向崔瑾。

崔瑾笑着提醒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对,正是这话!”李治连连点头,继续开导柴令武,“你瞧,这三国的周公瑾既是翩翩美丈夫,又有王佐之资、大将之才,那才是真正的儒将呢!”

柴令武不觉好笑:“稚奴,那是形容小十三郎的,某就不要去学那周公瑾,既要多才又要多艺,还得貌美,更得上阵杀敌行兵布阵,那得多累啊!罢了罢了,某的要求也不高,今后能统领一方兵将为大唐开疆辟土也就是极限了!”

崔瑾收好横笛,看着天色也着实不早了,赶紧拉着尚在兴奋中的李治就回帐篷安歇。催着他赶紧洗漱换衣躺下闭眼,自己却接着烛光看书。李治嘀咕着,他还没有睡意呢,但也听话地合上眼,毕竟是小孩子,不一会儿便发出轻微的鼾声。崔瑾开始写日记,他准备将此行整理为游记,发回京城,让武珝登载于《长安周报》上,如此,也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海上商路中。外面的世界那么广大,单单靠官方的力量,不足以占领那么多地方,就算是占领下来了,还得让人守住、经营发展,如此,才算真正的将其纳入华夏的领土,让千里之后的华夏不受那些强盗的侵略。而要让安于中原大陆的汉人能够不畏生命危险走出来,那就必须让他们看到巨大的“利益”。

李元昌将手中的画作完成,走出帐篷,便将旁边崔瑾和李治的住所仍有亮光,猜测到定是崔瑾还在看书习字,扬扬眉。怪不得小十三郎如此多才,天赋重要,但更主要的是自己努力刻苦,否则,再好的天赋都被磨灭了。随即,他想到自己,生在皇家,周岁便被封为鲁王,又因年少好学善书擅画备受宠爱,虽不如嫡子,但在其他诸子中却是最得父亲喜爱的,后,兄长李世民继位,自己又改封汉王。可以说,这十几年来,自己是顺风顺水,从未被冷落轻慢过,可是,却被母妃孙嫔蒙蔽,自己差点就做下犯上作乱之蠢事。想到此处,心里一阵酸涩,母妃如今该是已经去了吧?如此也好,免得她一直陷入魔怔之中,到头来,最苦最难受的还不是她的儿子?几滴泪,滑落在沙地上。虽然,他刻意不去想,但这心中的伤口却是实实在在的,无法愈合。

李元昌慢慢走向海边。听到贵祥的禀告,崔瑾出了帐篷。汉王这是有心事啊!见到那个孤单的背影,他叹口气。真不知孙嫔是如何想的,自己要作死也就罢了,还要将亲生儿子拉进火坑,还好,宫里那几位大度,没有计较这位犯罪未遂的汉王,不然,就算是不赐一杯毒酒或一根白绫,怎么着也该一撸到底成为庶民,那可就真是可惜了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