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出征(2 / 2)

作品:《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这时,房遗爱的声音传来:“小十三郎,你们可不能撇开某!”说着,便掀开帘子大步走进来,后面紧跟着一脸无奈的知书。

“好,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李治大吼一声,眼中神采奕奕,最后一丝郁闷消散一空。

三日后,在一片不舍声中,崔瑾对家人挥挥手,转身跳上马背,狠下心,双腿一夹“驾”的一声,便打马离开,再也不肯回首。房遗爱笑嘻嘻地对崔芮和隽娘抱拳道:“你们且放心,某会守好小十三郎,不许他轻易涉险,不许他上阵杀敌,不许他自作主张。”

崔玦垫着脚尖张望着兄长逐渐远处的背影,对知书知术等长随再次细细叮嘱。还是崔芮看不过,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才让他住口。崔芮沉声对知书等人道:“某就将你家小郎君交给吾等,待他安全归来,必有厚赏!”

李治恋恋不舍地看着崔珺,眼见崔瑾的背影都快看不到,其他人都等着自己,便匆匆将一个物什塞进崔珺的手中,低声道:“珺表妹,等我回来!”不待崔珺反应过来,便红着脸跨上马,催着大家赶路。

“哎哎!”崔珺不解地握住手中的锦囊,嘀咕着,“什么好东西,用得着神神秘秘的?”她打开一看,是一个玉佩。努努嘴,又不是啥好东西,不过是一个羊脂白玉罢了,咱们家还缺这个?毫不在意地拿出来,眨眨眼,咦,挺眼熟的,好像是李治长期佩戴在身上的那枚玉佩吧?哎哟,真是呢,好像他们这几个皇子都有这么一个代表身份的玉佩,四爪龙,吞云吐雾,隐晦地刻着他们的名讳。比如,李治这块,便刻了一个“治”字。“阿娘,稚奴表兄将这玉佩给儿是甚意思?”崔珺不安地问,“儿可不敢收下,要不,交给太子殿下,请他转交皇后娘娘保管吧?”

隽娘看着那玉佩眼中神色变换,半晌,暗暗叹口气,道:“罢了,你回去寻个匣子装好,待晋王殿下归来再还给他吧!这事儿,不要让旁人知晓了。”崔珺撇撇嘴,将玉佩放进锦囊中,收入随身携带的小包。真是烫手的山芋,有一丝儿损坏,自己可负不起责。突然,她明白了什么,顿时,耳根慢慢地红起来,更是觉得手里的小包烫手得很,差点拿不稳当了。又不敢给别人拿着,只能紧紧地捏住。

隽娘见女儿终于明白过来,更是唉声叹气。哎,眼瞧着,二女儿也长大了,过几年便能嫁入了。但是,晋王殿下与珺儿的年龄相差是不是太大了些?晋王殿下之比自家长子小几个月而已,待珺儿及笄,晋王殿下都已双十了,他能等那么久?哎,真是舍不得呢,千宠万宠的小棉袄眼瞧着就要成为别人家的媳妇,就如当初长女出嫁,虽然是嫁到叔父家中,但也是担心得不得了,就怕她受了一丝儿委屈。看晋王这般势在必得的模样,若把珺儿嫁给他,不知是否能保证一辈子对珺儿好?但是,嫁给其他世家子就能确保了么?想当年,夫君是如何对自己山盟海誓的?才过了几年的甜蜜日子,便纳妾抬姨娘收通房,若非后来长子一下子清醒过来,将那些妖妖娆娆野心勃勃的东西打压下去,又一再地敲打他阿耶,府里能如此安稳?自己受过的苦,再也不想让自家女儿经历。

崔玦很是苦恼,若早知如此,便不答应参加童试了,不然,也能跟随兄长一起去边关建功立业。功劳啥的先不提,能与兄长并肩作战那才是自己最希望的。兄长,并不是旁人眼中那般无所不能,他也会受伤,他也会生病。比如,去年那次。他再也不想,兄长遇到那种情况。他狠狠地咬了咬唇,握住拳头,自己一定要变强,唯有变强,才能替兄长分忧解难,兄长,才不那么累。崔氏二房,不能单单靠兄长一人!他昂起头,看向广阔的蓝天。

因为带了不少工匠和材料,虽然很着急,每天休息五六个小时,但这速度仍是无法快起来。李治不满地回头看看后面的那一排马车,真是麻烦呢,不然,早就赶到边关了。这都一个多月了,还得赶十几日的路才能到达玉门关。随行的,还有五万府兵。一直赶路,府兵们叶有些吃不消了,但见晋王殿下、齐国公和房驸马这些娇贵的儿郎都不曾说一声苦,他们更不敢埋怨,哪怕双腿被磨破了皮,哪怕瞌睡得不行。好在,李世民也充分考虑了李治三人的安危,府兵都是一人双骑,这可是极为难得了。虽然dong突厥和吐谷浑地区都已经成为大唐的养马场,但要一下子提供十万余匹战马,也让兵部很伤了些脑筋。也是这些年大唐国强民富,各部门执行力强,不然,若是在建国初期,哪里能经受得住?就算是有这个财力,也要拖上好些时日吧?越走,越是荒凉。接连好些天,都看不到村庄。虽已是二月份了,但也正是河西走廊春冬两季的寒潮天气,寒风夹杂着沙尘无情地摧残着这行人。崔瑾等人将自己包裹得严实,甚至,崔瑾还将一副赶制出来的水晶平光眼镜贡献出来,如此,倒也让几人好受了许多,不然,连眼睛都睁不开。

李治满头满身全是灰扑扑的,侧过身凑到崔瑾旁边,大声道:“表兄,瞧着天色,好像要下雨了,咱们是不是停下来扎营?”

崔瑾早就留意到,但是一直没寻到合适的地方。四面坡地,若是选择方位不好,遇到山体滑坡那就惨了。抬头看了看黑沉沉的天空,又感受了一下风,将向导寻到,问后,便决定:“全军加速,半个小时内务必离开这片坡地!”

一个多月惨无人道的训练,让府兵和工匠们养成了一个理念,一切行动听指挥,不然,军法处置!于是,当命令传下去,众人打起精神,整好队伍,开始加快速度。终于,在狂风大作,天色彻底昏暗,需要提起马灯才能看清前路之时,队伍终于走了出来,寻到一处背风之处,不远处还要一条河流。收拢马匹,架设帐篷,烧水煮饭,忙碌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