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体进攻(2 / 2)

作品:《辛亥之钢铁基地

集团军选定的攻击日,天空作美,虽然炎热,但没有一丝阴云,可以发挥空军最大的优势。率先抵达日军阵地上空的轰炸机中队从五千米高空投下炸弹,尖锐呼啸的炸弹摩擦着空气降落在日军头上,措不及防的日军士兵还没有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大批大批的列队等待出发进攻或训练,炸弹发挥了最大的效用,弹片和冲击波在人群中横扫,犹如死神的镰刀般划过日军脆弱的身体。

经历了飞艇轰炸和大炮轰击的宇都宫全都幸运的活下来,日军吸取教训,挖掘了很多地下掩体和防空洞,致使飞艇轰炸的效果大大减弱。但没有人想到那些飞机也是致命的死神,宇都宫同样如此,在轰炸机大队飞来的时候他没有躲进防空洞,于是悲剧终于降临,一颗炸弹就在宇都宫身侧几米处爆炸,就算天照大神也不能挽回宇都宫的性命。(大蛇丸的埃罗田森诺奇兹?)

一轮轰炸之后,更大规模、更恐怖的炮兵集群开始发威,一千六百多门火炮的集群开火,即使在一战时期的欧洲战争也不多见,能够拿出如此大规模火炮攻击的国家屈指可数。比起飞机来,步兵们更信任战争之神的存在,而其火炮的投射量和投射效率也不是飞机可以比拟的。地毯式轰炸从日军阵地最前方开始,一路向北方延伸,相信战争之后鹿儿岛附近的农民可以不用费事的耕地了。

炮击开始之前,陆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已经开始高速突击,陆军兄弟们从军官到士兵都憋了一口闷气,从登陆以来,一直没有陆军出手的机会。高强度惨烈的防守作战一直都是由海军陆战队负责,这怎能不让陆军腹诽总参(实际是吕梁的命令,总参担当替罪羊)的偏心?

什么时候振国军最精锐的第一军和第二军沦落到打替补的地步?要知道大部分中下级军官都是出自第一军的,可以说第一军就是振国军的娘家,就算是大出风头的海军陆战队,追根溯源也是来自第一军。现在反而陆军精锐为海军陆战队掠阵,这让人情何以堪?

大部分军官的抱怨中都包括了对第一军第三师的羡慕,当初第三师得到攻打济州岛的命令后许多军官还暗自得意,认为第三师命不好,得到了一个干瘪的差事,没想到人家在济州岛打得有声有色,薛鹏的步兵团还得到了总参的特别嘉奖,自己两个军七八万人干呆在鹿儿岛上无所事事,这叫什么事啊!

养精蓄锐的第一军和第二军犹如猛虎下山、耀武扬威、势不可挡,两侧的日军本来就少,而且防御工事很不完善,临时组织起来的防御像纸糊的一般一捅就破。两个军从下午十二点四十五分开始出击,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前锋部队就抵达了目的地五木。摩托化的两个军机动速度惊人,在九州岛的土路上,卡车、吉普车和摩托车等告诉前进,要不是排除几个雷区耗费了点时间,速度还能更快。另外这段时间没有下雨也让道路保持了干爽,灰土和烟尘当然不可避免,但比起泥泞来士兵们还可以忍受钻进鼻孔耳朵里的灰尘。

华军大军从两翼迂回包围的意图很明显,很快就有日军士兵向上层通报了情况——两翼的日军被华军大部队击溃,损失惨重,华军从两翼包抄,很可能是想对中间的日军实施包围,请尽快作出应对!

可惜日本九州守备军上层已经陷入混乱,从轰炸开始守备军司令宇都宫就魂归地狱,另外的几名高层也身受重伤。紧接着的大规模地毯式炮击让试图恢复指挥的守备军上层功亏一篑,命令根本无法传出,传令兵在爆炸中走不出多远,而且在混乱中也很难短时间内找到各部队。

华国不论是空中轰炸还是地面火炮,精准度都很吓人,侦察机前期的辛苦侦察起了关键作用,炮兵可以根据坐标毫无顾忌的开火,华国五年多高投入、极其重视的教育让军队拥有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所有炮兵都至少是小学文化水平,这让炮击水准得到了保证。

高强度的炮击持续了三十分钟,如此大规模的炮击耗费的弹药是个惊人的数字,后勤运输船队一刻不停的运输,从登陆开始到现在积攒的炮弹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耗费了三分之二。集团军司令部下令停止炮击,命令主攻部队出击!

炮击终于停止,日军在幸存高层的带领下收拢部队、恢复指挥系统,并命令两侧的日军就地组织防御,阻止两侧华军的突击,后方人吉等地的日军向五木地区进发,防止华军切断日军退路。

另外幸存的高崎少将暂时担任九州守备军司令,混乱的指挥体系重新建立,高崎向本部发电,请求指导。华军突然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轰炸和炮击,肯定有所图谋,两翼已经出现华军,说明他们终于开始进攻并试图包围自己,这不是个好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