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铁血雄主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35章:治水(2 / 2)

作品:《三国之铁血雄主

“诺!”

“黄河有些地方的堤岸比较低,一旦遇到暴雨,发了洪水,有可能决堤。而那个时候,豫州许多良田便会被湮没,今年冬天枯水期,孔明、士元亲自负责,洛阳兵团、关东兵团、中原兵团出动兵士,汉王府供应粮草,钱财,沿整个黄河进行治理,保证以后下再大的暴雨,黄河也不发生决堤之事!”

“诺!”

刘琮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先看过郑国渠,而到了成都之后,又见过都江堰,对古人的智慧非常佩服,不但解决了农田灌溉,也完成了治水。因此他觉得,只要是自己安排下去,官员们尽心去做,一定会做好的。

黄河是母亲河,水源丰富,豫州又是一马平川,将黄河治理好了,那么粮食自然便有保证。

刘琮将今后发展的情况做了一个框架式的安排,而就是这些,让诸葛亮又一次重新评价刘琮,认识刘琮。

支持农业、发展手工作坊,繁荣商业,如今又全力治理黄河,比之上古先贤尧舜禹汤,诸葛亮觉得,也在伯仲之间。而且主公刘琮治理的办法,又和别人不一样,直接让军队参与,这和百姓参与又是两个概念,既可以以看出主公刘琮的决心,也体现了主公真正的爱民如子啊!

诸葛亮非常兴奋,精神焕发,这一次,他真正觉得自己找到了心目中的明主,而自己的才能也一定能够展现出来。

秋收已过,汉王府六部官员权都忙碌起来。

百姓们交完赋税,留够自己的口粮之后,也有了余粮,想要将其卖掉,买一些日用商品。这时候官府便高价开始收购,因为价格比较高,所以商家自然不会参与了,百姓也更乐意将粮食卖给官府,放心呀!

与此同时,商人也看到了商机,他们将大汉生产的日用品,如笔墨纸砚、新书、美酒、夜光杯、镜子等等商品,贩运到各地之后,回来的时候也不忘捎上一些粮食,这样来回都能赚钱。

洛阳、襄阳、陈留、陈仓、金城、长安等地,都新修了粮仓,董卓以前的郿邬粮仓,也修缮完成了。

当冬天来临的时候,一场浩大的治理黄河行动开始了。从洛阳开始,一直到官渡,沿途的河堤都在加高、加固,三大军团十几万人同时行动,声势浩大。

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才有了如今大汉的繁荣,而今天汉王刘琮也要治水,要保证中原的百姓无论是干旱还是洪涝,都不能饿着,都要有粮食吃。

开始许多人还不明白,还不理解,可是经过洛阳书院学子的宣传之后,大家知道了,原来治水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汉王是为老百姓治水的,那老百姓又岂能不参与?现在又是农闲时期,于是,许多村庄的百姓也都拿上农具,加入到了治水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