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下首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八十一章 垄断主义的精髓(2 / 4)

作品:《天下首富

新任内阁已经基本决定了,这一次,胡楚元决心重新出山,第二次出任中华帝国首相,当然,那就基本意味着在他这一任上,帝国将画上一个破折号,进入中华民主共和国的时期。

别人没有这个胆量。

提了几个人,大家都觉得自己坐镇不住。

即便是陆广荃也不愿意,陆广荃的话说的很直白……虽然转变成共和国是大势所趋,但也要考虑国内必定存在着很大的保守势力,特别是张之洞和张百熙的保守党,所谓的保守党,其实就是保皇立宪党。

能够镇住这些遗老遗少的人,整个中国唯有胡楚元。

所以,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任首相,共和国开国的第一任总统都只能是胡楚元亲自坐镇,后面再交给大公党的其他人。

等到威廉二世抵达北京,差不多,也正好是胡楚元重新出任首相的时候了。

让他来吗?

胡楚元在心里默默的寻思着。

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中德两国实际上一直都没有到要开战的地步,恰恰相反,虽然在军事合作上已经基本停止,两国在经济、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合作仍然在进一步的增加。

在德国内部工业发展渐渐遇到障碍,在欧洲和美洲投资也缺乏保障的情况下,德国容克财团开始逐步加大了在华投资,通过在华设厂来获取《中英法三国殖民地战略合作条约》的好处。

德国在华投资还是很容易的,因为,中国精通德语的人才实在是非常的多。

直到现在,1910年,中国在外留学生中的35%还是在德国,在德国的留学生中,高等学位的比例也最大,中国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教育也基本是参照德国设计。

此外,德国在华的教授数量也非常大,甚至连德国医生在华的数量也是外籍医生中最多的。

目前有三位德国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上海、北京任教,并在中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的优厚扶持资助下从事化学研究。

另外,那个特殊的爱因斯坦先生也在震旦大学任教,并从事物理学研究。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军事。

中国不想和德国开战,德国同样也不想。

想来想去,胡楚元最终还是同意了。

当然,他很清楚……威廉二世实际上,可能……如果他的情报和分析没有错的话,威廉二世皇帝实际上已经基本失去了对德国的控制。

很多情报都能显示威廉并没有对抗的英国的想法,他甚至是喜欢英国,他的母亲就是英国人,他还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亲外孙。

可是,德国内部不是这么想的。

德国人想要击败英国。

威廉的傲慢和莽撞加速德国的发展,加速德国在军事上的强大,同时也将这辆列车的速度提升到了失控的地步,要么一下子撞碎G4组织,要么自己摔的粉碎。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计算。

对德俄奥意四国来说,海军是无法和中英法三国抗衡的,可他们的陆军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打一场陆地战争,逼迫中国归还土地,逼迫法国割让殖民地,逼迫英国将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交给意大利,逼迫奥斯曼帝国解体,所有利益归属德俄奥意同盟。

想法总是很美好的吧!!!!

胡楚元在心里沉思着,想着这些事情,嘴里不免有点苦涩的滋味。

曾几何时,他何尝想过中国居然会是和德国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没有办法,身为G4组织的发起国,中国有义务,也必须继续维持着G4组织的存在和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