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独裁者报告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八十章反击(2 / 2)

作品:《大独裁者报告

骑兵是战争的骄子,但这只是个历史的概念。当长弓或射击武器问世后,骑兵战术就遇到了克星。因为长弓手或步枪手可以轻易地打击面积远远大于步兵的骑兵,将骑兵射落马下。僧格林沁的骑兵面对的就是已经大部火器化的百战军!

如果仅仅只是骑兵对决的话,僧格林沁有很大的可能取得胜利,但这只是一个设想而已。战争之中永远也都没有假设。

当只有区区一万三千众的百战军列阵对面之后,僧格林沁并没有把这些敌人放在心上。

骑兵开始冲锋了。几乎同一时间,对面阵地上的炮火响了起来,那些战马受到了惊吓,出咏咙哀鸣,反而掉头向后跑去,而这,却一下带动了清军步兵阵脚

而那些竭力控利着战马的蒙古骑手,有一部分冲了上去,凭心而论,这些蒙古骑兵的表现非常之英勇,但他们却是用手里的长矛、马刀和弓箭等冷兵器对抗敌人猛烈的炮火

远处,站着一个身材极为高大的蒙古旗手,他手执一面写有黑字的大黄旗,并且把这面旗帜不时指向所有的方向。此乃僧格林沁之旗,所有军官的眼睛都注视着它,因为它正向全部清军下达着命令。

子弹、炮弹在他的周围呼呼作响,飞啸而过,而他却依然镇静不动。最终,一炮弹在他的身边炸响,于是大旗也向一旁到去,随着它的旗杆而去的是一只紧紧抓住它的痉李的手

就和这名旗手一样,僧格林沁所指挥的清军也同样遭受到了这样的命您

蒙古骑兵是勇猛的,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已经不只是勇气,还必须有实力。而实力强的战胜实力弱的,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僧格林沁骑兵的失败不仅是蒙古骑兵称雄天下的结束,而且宣告了建立在冷兵器基础之上的大清国旧军队走到了尽头。

僧格林沁败了,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没有热血沸腾的战斗,败的如此简单,轻易,败的如此的让清军觉得沮丧。

没有用什么计谋。没有用什么伏击,只是最直接的正面对决,但火器却打败了僧格林沁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

僧格林沁终于开始知道,自己的骑兵已经被历史所淘汰,不会有任何的怜悯和同情,只是一个历史展的必然进程而已。

就好像曾经强大的大清国,也即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大清,随着这一次次的失败。它们所要面对的命运,其实早就已经被注定了愕糊杀,一个接着一个倒下,一斤一接一个的冲卜来,随着啸引洲砸移,清兵渐渐抵抗不住,战线缓缓后移。

在后观战的恒格眼睛野兽般通红,一句话也不说,大瞪着双眼,心中无比的着急和郁闷,怎么会这样呢?

颜行明明是自己的手下败将,怎么一转眼间就爆出了这样强大的力量?

白刃战是最消耗体力的战斗,半斤。时辰不到不到清军三分之一人都倒在地下,幸存下来的早已气力不济,看着百战军漫山遍野地杀过来,这时太阳西沉,清兵越胆怯,倏然间没有队型,狼奔乘突一片混乱。

恒格见大势已去。连忙吆喝:“跑。跑!”

这哪里像个领兵打仗的样子?身为主帅,完全不顾部下死活,竟然掉转马头第一个亡命而逃

“追!追”。后面颜行厉声而道,根本不顾天色已黑。

兵败如山倒,尤其对于清军来说更是如此。这些清军再度爆出了惊人的逃跑能力,数千人的队伍霎时间跑得空空荡荡

而前面一败。却一下牵连到了德寿所率领的清军主力被败兵冲的阵脚大乱。那三千百战军士兵却好像饿虎进了狼群,乱砍乱杀!

这些京城里的王公子弟什么时候见过这样子的场面?“轰。的一下,数万人,整整数万人,竟是争先恐后,不顾一切逃命

这一杀,整整一个晚上,杀了整整一斤,晚上,三千人追杀三万五千人的战斗

太阳开始在地平线上挣扎而起,将一切都染成红色。在历史上这一天注定是血红色的!天昏地暗地厮杀后,一切又重归寂静。风停树静,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在百战军旗帜后溅起一串扑朔迷离的光晕。血红、血红的

透过黎明熹微的晨光,眼前是一片横尸遍野的土的。破碎的战旗在风中颤栗,无主的战马声声哀鸣。

不知何时飘,看似星星点点,不经意间军械、营帐和那面迎风飘扬的百战军刺刀军旗,都被淋得湿漉漉的

颜行平静的坐在马上,看着面前的一切,心里那口憋了很久的恶气。终于得到了一些消除。

战功成!其实仔细想想,胜了这些纨绔子弟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希奇的,真正将军的荣耀是要把百战军的战旗插到北京城楼!

“将军,清军已败,士无斗志,舟不趁胜追击!”

看了一眼大声请战的何奋,颜行点了点头:“报告谢将军,我军得州大捷!何奋。以你为前部先锋,督军一千,给我死死咬在清军后面,往死里给我打”。

“遵命”。何奋意气风的声音久久飘荡在了空中

就在陕西大捷的时候,河南的反击也已经完成了准备。

僧格林沁和德寿不同,德寿是个花花公子小但僧格林沁却是久于战场的老手,而他手下的那些精锐骑兵,也成为了百战军最大的对

夏侯清并没有急着要歼灭僧格林沁主力,而是把目光投放到了做为前锋的三千余清军身上。

反击战不打则已,打则必胜!

俞锋成了指挥这一战的不二人选。

五千百战军悄悄出,先向北行进到鹤壁一线。先做出从鹤壁北出击清军的迹象,清军的将领根据前几次的经验,必会认定百战军这一次还是按惯例北上进军,清军逐渐会放松对西面的警惕。

从鹤壁到西面之获嘉,不算远也不近。然而这段行军非常有技术含量,先要做到一点。保密,必须要严格保密小因为离着清军太近了;其次要急行军。越快到既定区域,越不容易泄密。这就对军队的纪律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

但是这是非常实在的一场硬仗,大迂回,容不得半点差池。俞锋之前数次出击清军的优秀表现,使得他成为指挥这一战的不二人选。

俞锋指挥军队疾向获嘉方向推进,非常顺利。获嘉的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清军大部之间的重要通道。

俞锋的大军到达获嘉时,清军还沉浸在一片即将取得胜利的欢乐气氛中,所以结果很简单,清军这三千人全军覆没,在一片忙乱和迷惑中被斩下的项上人头。成为俞锋功劳簿上的一个数字。

菲嘉失守,顿时清军大乱。俞锋随即指挥马不停蹄,连续进攻。对方是毫无防备的。没有任何有组织的反抗行动,这一战几乎就是扫荡。俞锋大军所到之处如神兵天降,成群清军人跪地投降。

俞锋所部七日之内,连续作战十一次,每战必捷,杀的清军闻俞锋之名问望风而遁。俞锋此战,名动天下!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可能心里有一些不太愿意,那就是夏侯清。

本来自己给俞锋下达的命令,只有歼灭清军前锋部队,但没有想到的是俞锋居然马不停蹄,十一战皆捷,这未免有些让夏侯清的脸上不太挂得住了

还有一个人也对俞锋恨得咬牙切齿,那就是清军(全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