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一十一章 武装倒幕(2 / 3)

作品:《清末枭雄

很多人随便都能够设计一款十六英寸,恩,还是五十五倍口径的舰炮来,而且设计会很完美很优秀,但是历史上能够造出来五十五倍身管的十六英尺巨炮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

现在对于帝国的后装火炮也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设计方案一大堆,随便挑出来哪一个都可以,但问题是没有合格的钢材,这造不出来啊!

不过这种问题已经有望得到解决,江南矿务公司作为帝国,恩,同样也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虽然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不咋地,但是却始终把目光盯紧全球范围,一旦有其他国家研发出来更先进的炼钢技术,他们立即就会跟进,能够购买技术专利就买,买不到专利就直接抄袭,有本事你来中国告它侵犯专利。

由于酸性转炉炼钢法无法提供一些优质钢材,所以江南矿务公司已经是把目光投向了平炉炼钢法,不过一开始他们接触的依旧是酸性炉衬,但是他们很快就是发现法国人已经是开始试验碱性平炉炼钢法,所以他们很干脆的也是直接效仿碱性平炉炼钢法。

当然了,他们求购专利的时候遭到了法国人的拒绝,人家这技术刚发明出来,自己都还没有投入大规模应用呢,怎么可能直接就出售专利了。

但是买不到专利也不碍事,反正大体的原理法国人是瞒不住的,大不了自己多试验几次。

如今江南矿务公司已经是在当涂的钢铁基地建造了一座采用碱性平炉炼钢法的试验厂房,规模不大,就单纯的试验和研发,一旦能够的话,那么就有希望为帝国提供性能更加先进的钢材,而采用碱性平炉炼钢法生产出来的钢材,是足以制造后装线膛炮的炮管的。

不过限制陆军大规模应用后装线膛炮的除了炮管技术限制外,还和闭气方面的技术有关,现在主流的后装炮闭气技术,也就是英国那边率先研发的阿姆斯特朗火炮采用的闭气技术。

由垂直式锁栓以及螺旋式尾栓共同组成,虽然闭气效果还算不错,但对锁栓以及尾栓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制造工业复杂,直接推高了制造成本,并且由于基础技术的限制,导致锁栓以及尾栓的安全性不过关,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的服役过程中,都经常可以发现这种后装火炮的炮栓断裂的情况,而使用最多,最频繁的中华帝国海军,甚至已经是出现了不止一次的事故。

但是尽管这种后装火炮缺点多多,但是帝国海军依旧没放弃它们,毕竟帝国海军刚起步,还很弱小,安全性什么的并不是重点,能够和强大的帝国相抗衡,甚至取得一定的战术优势才是重点,所以皇家武器公司生产的一系列1857年型后装舰炮的安全性实在堪忧,但是帝国海军也是继续硬着头皮继续使用,不过却已经是颁布了诸多条令,比如限制装药量,限制一定时间内的射击次数,到了预定射击次数后就必须更换炮栓,以避免发生事故。

倒是英国那边要谨慎的多,他们认为阿姆斯特朗火炮的缺陷实在太严重了,英国海军内部已经有撤销后装炮,并大规模列装前装线膛炮的浪潮。

帝国海军的则是没有回头装备前装线膛炮的打算,他们的打算是持续改进1857年型系列后装炮,另外也是开发新式的后装炮。

不过这又会涉及到钢铁产业的技术问题。

没有高质量的钢材,是不可能解决目前后装火炮的应用问题的。

军事的发展是由新式武器推动的,而武器技术的发展又是由钢铁,化工等基础技术推动的,由此可见,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民生经济的发展,同样也是带动国防实力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因此受限于国内钢铁技术的不足,帝国陆军要想大规模的服役新式后装线膛炮还很困难,海军要想换装新式的后装线膛炮也比较困难。

不过这也不仅仅是帝国一家的问题,目前这种技术难题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