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枪火横江(2 / 3)

作品:《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那整齐的盾墙,似乎坚不可摧。

一时间,盾车后面的一千多蒙古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放箭,继续放箭。”

蒙古军中的首领连忙大喊道。

听到命令,那些蒙古人纷纷取出箭支,再次朝关帝军大营倾泻箭雨。

只不过,他们已经没有了火箭,只有最普通且制作粗糙的轻箭。

一波又一波箭雨中,大营的栅栏被打得劈啪作响,后面的关帝军不时发出几声闷哼,但整个阵型依然稳如泰山。

有栅栏和盾牌的掩护,那些轻飘飘的箭支对他们造不成多大伤害。

连续几轮之后,蒙古人的箭支威力开始大打折扣,射程原来越近,很多箭支开始落在了关帝军大营前面的空地上。

终于,十几轮之后蒙古人的箭雨停了下来。

他们没箭支了,手臂也没力气了。

无奈之下,在前线指挥的首领只得下令后撤,带着这一千多步弓手往回撤。

撤退是极其打击士气的行为。

后面的数千蒙古主力见状面面相觑,并嗡嗡议论了起来。

在关帝军面前,他们引以为傲的强弓利箭似乎毫无用处。

接下来,他们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强攻,二是继续围困。

强攻必然伤亡惨重,还未必能攻得下来。

毕竟他们蒙古人不擅攻坚。

但若不强攻,他们又担心关帝军分兵去拦截后金军渡河。

毕竟关帝军大营后面晒着数百艘木筏。

一时间,几个蒙古部落的首领陷入了两难境地。

商讨良久,他们最终做出决定,继续派人前去放箭,牵制关帝军,若对方分兵拦截后金军渡河的话,再朝大营发起强攻。

很快,又有一千多蒙古兵推着盾车来到关帝军大营百步外,纷纷张弓搭箭,继续朝大营倾斜箭雨。

箭楼上的李定国哑然失笑,此情此景,正如大将军讲述的诸葛亮草船借箭。

不说十万箭支,三五万还是有的。

只是蒙古人缺铁,箭头做得实在糙了点,其中甚至夹杂了大量骨箭。

几轮箭雨骚扰之后,蒙古人的木筏也终于抵达了对岸,两百余艘大小相近的木筏,在河岸停得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