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1章 交易(1 / 2)

作品:《大汉再起

在汉代,商业其实并不发达。

也只有在洛阳,邺城等大城市,方才有着专门用来进行商业交易的坊市,即便如此,坊市也算不得太过热闹,能够在坊市消费的也多是豪门世家和豪商宦官子弟,就如少年时经常在洛阳坊市流连嬉闹的袁绍,袁术,曹操等人……

襄阳也有着坊市,在这里,有着许多货栈和商社,也有青楼酒肆,毕竟,荆襄豪门有着不少,地处汉江盆地,汉水流域,又是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多齐聚在此,互通有无,在太平年间,襄阳更像是一座商业都市。

现如今,却是一座巨大的军事要塞。

在乱世,在诸侯割据混战的现在,南北来往变得稀少,因为战争,因为匪盗,因为四处可见的流民,商业流通也就萎缩了下来。

即便如此,坊市依旧存在。

毕竟,襄阳也是有着十几万人口的大城,不仅北方各郡的豪族子弟都在此,就连刘华这样的荆南四郡的一些公子也出现在此地,绝大多数豪族都有像刘家那样在襄阳置办家产,有着宅邸,也有着货栈商社。

那多人口,总有着需求。

不过,城市的平民阶层却是不多,这些人口大多依赖于某个大族,是豪门世家的部曲庄客,在城外的坞堡,豪门世家的部曲多为庄客,大部分都是为宗族耕种,在城里,则多是匠人,掌柜,伙计,武装护卫之类。

所以,很少出现宋明时期那样的市井文化。

那时候,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的进步,物流的完善,人口的增多,商业社会也就逐步形成,在明朝的江南,在教科书上,甚至说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当然,如今这个说法靠不住,明朝后期的江南,其实就是一个怪胎。

官僚资本罢了!

在汉代却不能如此,自由民比起宋明时期要稀少很多,因为生产力并不发达,流行的只能是庄园经济,讲究的是自给自足,少量实在没有办法自家生产的资源虽然是求之于外,然而,却也是自家组建商队。

人身依附关系非常严重,极少部分人掌握着生产资料,绝大部分人依附于这些所谓的贵人,为他们马首是瞻,俯首听命。

他们需要的一切都是由这些所谓的贵人提供,他们能够付出的也就是自家的劳动和生命,是的,他们的一切都归主家所有。

因此,汉代的商业主要是大宗交易。

不存在什么下乡的货郎,商社和货栈也不存在人来人往的盛景,零售业极其的不发达,很多时候,商社基本是门可罗雀。

但是,只要有着一单生意,也就是大生意。

这些生意大部分都是由豪族门阀的管事们促成,又或者是某些被放弃了的大族子弟,处于锻炼他们的理由,让他们负责家族的采买事务。

一般都是在商社谈好生意,然后,组织人力去货栈提货,有时候是用铜钱或者金锭购买,有时候则是以物易物。

刘封改良了造纸术,用随处可见的竹子做原料,利用一些非常隐秘的手段让很是坚韧的竹子纤维软化,由此制造出来的纸张,不仅蔡侯纸远远不如,就连天下闻名的左伯纸也不是它的对手。

至少,在刘华眼里是如此。

作为一个用得起左伯纸的豪门公子,他仔细地观察着这两种纸,还拿起毛笔在纸张上书写,观察墨汁的渲染程度。

一边写,一边啧啧惊叹。

他内心有着活动,对刘封很是羡慕。

当然,并非羡慕刘封能力惊人,因为他不知道刘封在这纸张改良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知道,他反倒会把刘封看得低贱。

他羡慕的是刘封运气好,能够获得一个了不得的工匠。

“贤弟,对这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