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磨刀霍霍向奥匈(2 / 3)

作品:《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俄国人也哈哈大笑。

狐狸看这情况也跟着哈哈大笑。

圆顶间里立刻充满了欢乐的气息,耸立在墙边的雕像们仿佛在围观傻逼一样的围观这三人。所谓外交,就是这种大家表面上其乐融融,私底下各怀鬼胎的玩意儿。

笑声落下后,俄国人首先出招。

“顾问阁下,我听说,您控制的德意志外汇与投资银行在为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提供近乎无息的贷款,而和您的银行有合作关系的德国工厂正以低廉的价格向这两国提供工业品。不瞒您说,您的行动让叶卡捷琳娜三世陛下十分的不安,所以才派我来这里,亲自确认一下您的意向。”

“我的意图很简单,”林有德看俄国人直接投出了直球,根本不想拐弯子,于是也采取开门见山的应对,“我只是觉得贵国对这两国的支援力度不够,有些等不及了而已。”

“等不及了?”俄国人眯起眼睛,右手摸着他的山羊胡子,“我不明白,您到底在等……”

“放心,我对巴尔干半岛上斯拉夫人控制的土地没有兴趣,”林有德打断罗曼诺夫的话,“您的君主梦寐以求的君士坦丁堡我们也不想要。”

“伊斯坦布尔,顾问先生。”俄国人提醒林有德,“君士坦丁堡是很久以前的名字了。”

“是啊,可我以为东正教教徒直到现在都在使用这个名字呢。”

俄国一直以东正教教徒的保护人自居,所以在林有德原来的世界,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进行了多次战争,战争中俄国人的口号之一就是光复君士坦丁堡。俄国的君主一直把自己视作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每一代沙皇都怀着重新占领君士坦丁堡,正式接过拜占庭的衣钵的梦想。

正因为这样,在原来世界的一战中,俄国非常不愿意奥斯曼加入协约国,开战之初土耳其人就向俄国投出了橄榄枝,但俄国人立刻予以断然拒绝,他们认为这是土耳其人在试图阻止伟大的东正教重新入主君士坦丁堡。

后来土耳其人加入同盟国后,俄军果断向君士坦丁堡前进,怎奈俄军在和德国的交战中损失巨大,位于中线的奥匈帝国虽然废,但在德军的支援下也没有可能短时间内被打垮,于是位于俄国战线最东段的奥斯曼帝国虽然节节败退,但俄军也没有足够的补给长驱直入彻底击败土耳其人。

看出来这点的俄国人和英法达成协议,如果英法的军舰能突破达达尼尔海峡,进入马尔马拉海并且炮击君士坦丁堡,俄国的地面部队就会沿着黑海的海岸线直取奥斯曼首都。

这个协议最终导致了加里波第登陆战——这场充满了无厘头风格战役,为登陆错了地方的英联邦澳洲部队“赢得”了“挖掘者(Digger)”的诨号。

此后澳大利亚人为了给自己正名,在他们参与的所有战争中英勇奋战,先是在一战欧洲战场痛打德国人,然后在二战太平洋战场痛打日本陆军,朝鲜战争的时候这些“挖掘者”因为是唯一敢主动和志愿军进行肉搏战的联合国军部队,每次都被志愿军炮兵特别关照。再后来在越南,“挖掘者”们几乎肃清了防区内的越共游击队,迫使越共在所有的行动中主动绕过他们的防区。从这时候开始,Digger终于成为一个荣耀的称号,在澳洲,如果一个人自我介绍说自己曾是digger,那意思是他曾经是光荣的澳大利亚步兵部队的一员。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这个时空,俄国的君主依然对君士坦丁堡垂涎三尺,不但如此,这个时空沙皇们还多了一个必须要占领君士坦丁堡的理由:这附近地区会诞生神姬。

林有德这个时候刻意使用“君士坦丁堡”这个名字,其原因也在于此,这里蕴含了“我了解你们的渴望”的潜台词。

俄国人当然不可能听不出来这点,罗曼诺夫沉声道:“如果您对这些都不感兴趣,那让您心急如焚的又是什么呢?”

“我关心的是奥匈帝国中的德意志人。”林有德也不掩饰。

罗曼诺夫笑了:“我以为您关心的是匈牙利人。”

“要打败双头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的两个头自己先吵起来,不是么?”

奥匈帝国的象征是双头鹰,正好和奥匈帝国的二元体制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