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启激荡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赐良机(2 / 3)

作品:《重启激荡年代

他这样一个骄傲的人,怎么会咽得下这口气?

刘銮雄刚才答应得那么痛快,一方面是想还傅松一个人情,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远图投资手中的怡和置地的股票。

目前怡和系的股权架构比较复杂,首先是两家母公司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股权,怡策控26怡控。

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别控置地11和15股权,而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不到15的股权。

这种股权架构看似让怡和系各公司之间形成更紧密的联系,但实际上却削弱了对置地的控制。

置地被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当然引来了无数人的觊觎,这其中包括长江实业的李嘉城,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信和置业的黄延芳,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

除了刘銮雄外,李嘉城曾联合李照基、郑玉彤等人提出过17港币每股的报价,但凯瑟克家族狮子大开口,认为置地不止值这些。

于是李嘉城等人就打算晾晾凯瑟克,可千算万算,没过多久,就爆发了股灾。

正是这次股灾让刘銮雄看到了机会,股灾发生后本港商界多惊恐万状,犹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自救都来不及,根本没有余力和勇气卷入怡和置地的收购大战。

股灾中,置地股价跌落超4成,最低到了港币,他趁机吸纳了置地9的股份,一共花了不到2亿美金。虽然不清楚远图投资手中有多少,但绝对不会比他少就是了。

李嘉城的百亿集资计划夭折,最后只筹集到了可怜的30亿港币,这些钱还要用来应付远图投资的进攻,收购置地对他来说有心无力。

另外对于李嘉城等人还有一个不利因素,根据香江收购及合并条例,收购方重提收购价,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

股灾前,李嘉城等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元的。也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不得低于10元的水平。

而现在置地的股价是多少?不到7港币,这种赔本的买卖李嘉城这些精明人会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