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十五章 一致(2 / 5)

作品:《北洋

“相信各位同仁都得到家父从北京发来的消息了吧?朝廷已经决定家父将会在上海中日和谈之后,成为下一任的直隶总督……各位有的是跟随家父数十年的老人,有的是新加入这个集体的新人,在下已经和父亲商议过了,将会在天津接纳在座所有的成员!当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家父和在下也尊重在座所有人的选择,家父已经嘱托过在下要善待各位,若是有所请求,只要能够做到的尽量满足大家……”谭延闿笑着说道。

几年之间从闽浙总督到两广总督直到马上要继任的直隶总督,纵观整个清史,这种疆臣中老来升迁速度也是绝无仅有的,纵然疆臣官品上最多直督比其他总督高半级,但是能够一直走疆臣的路来跨过这半级的疆臣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更不要说谭钟麟是从七十岁开始仅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系列升迁动作,这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了。

外人可能不清楚为什么谭钟麟会老来发力,但是这些谭钟麟身边的幕僚是非常清楚的。谭钟麟自从成为闽浙总督后就基本上不问事了,整个总督府几乎都是由三少爷在支撑运作,以至于已往已经固定的幕友堂在这几年中一下子涌入了众多二十岁左右的幕僚。谭钟麟时代的幕友堂除了年龄上实在太大自动请辞的之外,谭钟麟的幕僚群体基本上是保持下来,可是即便如此,现在幕友堂幕僚的数量几乎有百人之多,年轻人已经成为两广总督府中主流,这不能不说和谭延闿有直接关系。

正如谭钟麟所说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那样,两广总督府幕友堂的成员数量继闽浙总督府变更后再一次缩水,以前跟随谭钟麟的幕僚到现在不过才二十余人而已,比以前下降了一半还多。这次幕友堂内部会议看上去更像是一场权力转移——总督府幕友堂中属于谭延闿“嫡系”的幕僚所占比重再一次迅猛增加,这更加奠定了谭延闿在行使谭钟麟权力的基础。

秉承有清一代幕僚和雇主的和谐关系,谭氏父子都非常厚待了这些请辞的幕僚,每人所发放的遣散费用就有三千两之多,这也是拜扳倒周荣曜和王存善所赐,尤其是周荣曜——这些贪官不仅有着巨量的现银和珠宝,更有庞大的地产和其他诸如当铺等产业,像王存善就有“王半城”的“美名”,更不要说比他来头更大的周荣曜了。朝廷回收是大头,地方官员从中谋些私利上下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事情,更何况扳倒这两个人的是两广总督谭钟麟?在这闽浙总督的位子上就直接废掉了一个臬司,使得两广的抚藩臬大臣更是不敢嚼舌头!

现在留下来的幕僚都是能干事的,就算是谭钟麟时代的老人,也都是非常有能力的,有一些事情是必须这些人出马才可以搞定,同时也是这些少壮幕僚的导师,谭延闿也非常希望看到自己的幕友堂是新老结合的状态。谭延闿非常明白,每个时代的官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独特的“门径”,所谓“衙门口朝南开,没钱没权莫进来”,事实上就如同贿赂一般,除了少数光知道捞钱的白痴之外,或是行贿,或是威胁,或是妥协,或是连横合纵……针对不同的官吏都有不同的方法,金钱和权力未必能够真的撬动他们,即便你比他们更加强大,也未必会让他们做出让步。

这门“艺术”还是越老越辣,所以说谭钟麟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幕僚在这方面是绝对占据优势的。谭延闿知道老头子一生官宦生涯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愿意铤而走险,毕竟好运并不是总伴随你,“求稳”才是老头子做官的精髓,遗留下来的这些幕僚在老头子身边待得时间都不短,经过的政治风波也比较多,有很多事情谭延闿还是必须接受他们的建议作为参考为以后的行动定下要旨。

“仲卿兄,这次在西洋列强各国奔走,你是劳苦功高,辛苦了!”谭延闿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