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七十三章 巡洋舰(2 / 2)

作品:《北洋

“嗯?有一个留**童?还有漏网的!”在听了陈念礽的介绍后,谭延闿的脑袋里第一反应便是“留**童”和“人才”两个词汇。现在他真是求贤若渴,尽管手底下已经聚集了一大帮的新式人才,而全国各督抚幕友堂中像他这样聚集了这么多留**童的还是头一份,不过就是这样他还是觉得手中的人才不够用的。

“这应该是边宝泉那个家伙手中的宝贝,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的便加上总兵衔副将了!”谭延闿心中在盘算着,可惜他怎么盘算也没有用,边宝泉虽然不像张之洞这么强悍,但他的墙脚也不是这么好挖的,再说这个吴应科已经是总兵衔副将了,这位子已经够高了,他拿什么来诱惑人家?再说一个留**童干军事,不能不说是浪费,但万一人家是个“官迷”,谭延闿也是没有办法的。

“谭大人,听说旅顺的船坞中正在建造巡洋舰,这是真的么?!”吴应科这个问题显得非常没有礼貌,旅顺自造战舰虽然从来没有公开过,但是这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不过因为谭延闿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严谨,同时也是防止日本人对旅顺自造战舰的参数进行窃取,所以船坞附近基本上已经被严密把守,外人根本进不去。

“自造巡洋舰等大型战舰是旅顺海军基地的最大秘密,其实这个秘密在外面早有风传,朝廷下拨的重建北洋海军的几百万两银子只有一半多已经向国外订购先进战舰,还有三四百万两银子没有动用,这笔银子才是各国列强所要关心的,之所以说成是秘密,不过是为了对日本保密而言,各国列强造舰技术都很先进,没有多少必要对它们保密……”谭延闿微微笑着说道。

“那自造巡洋舰是真的?到底进行到什么程度了?顺利么?”吴应科的疑问不仅是他自己的好奇心使然,陈念礽也是非常好奇的。

张之洞在陈念礽赶赴旅顺之前曾经提起过这件事情,在南方三个总督还有两广总督对此都很关注,因为他们之所以重视鱼雷舰不过就是因为它便宜,他们不懂海军但是心中都明白真正的海上对决还是大型战舰说话算数,没有大型战舰坐镇永远不能称为海军。自造战舰最吸引他们的便是价格,他们并不指望谭延闿能够造出多好的战舰,但只要能够超过平远舰的水平,价格上再便宜一些,说不得南方会对其采购,当然这并不是陈念礽所能够决定的。

谭延闿指了指远处的几座船坞对吴应科说道:“看到那里没有?那便是正在建造当中的大型战舰,要说完全做到自造战舰也是太过夸大,只是我们尽力在保证性能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做到国产……”

吴应科等人的目光全部被吸引到远处的几座巨大的船坞上,而陪同他们的北洋海军将领在看那些船坞的时候,脸上更多的是微笑——在旅顺基地内部关心战舰建造进度的海军将领几乎比比皆是,这些北洋海军将领跑的是最勤快的了,而且他们能够参加到战舰建造过程中来,无形中对战舰的建造也是一种督促。

在巨大的船坞中,一艘巨大的巡洋舰正在紧张的施工当中,巨大的船坞中回荡着叮叮当当的声响。这艘战舰已经可以得出模样了,在陈念礽这样的外行眼中感受的只有惊异,但是在他身后的三名随同而来的福建船政局的海军军官眼中,除了惊异之外更多的是震撼还有不解。

“这艘巡洋舰是魏瀚、陈兆翱等人根据甲午年数次海战中战舰的实际战斗情况,对英德两国承造的原北洋海军各舰图纸研究之后定下的设计方案,其战舰布局和现有战舰有很大不同……”谭延闿看到吴应科等人脸上的惊异表情后介绍道。

“这样的战舰排水量是多少?性能如何?造价几何?”陈念礽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

“这艘战舰同时开工建造三艘,另外两艘在其他的船坞中,排水量在五千四百吨,采用了两座经过改造的往复式蒸汽机,输出马力在一万五千匹,其中一艘采用的是克虏伯装甲,另外两艘是钢面铁甲。由于装甲质量不同,所以它们的航速也有上下,最快的达到二十五节,慢得则为二十三点五节,平均造价不到七十万两,应该说这是极为便宜的战舰了!”谭延闿微笑的说道。

克虏伯装甲是谭延闿刚刚到手不久的战舰装甲,为了赶工期,这三艘战舰中只有一艘是实用了克虏伯装甲,其中汉阳钢铁厂供给了四分之一的装甲材料,其余为进口,钢面铁甲全部是汉阳钢铁厂供应。而进口克虏伯装甲本身由于专利转让的缘故德国人给出了非常优惠的价格,但漫长的海运路线使得成本大为上升。

当年福建马尾船政局自造龙威舰,也就是后来的平远舰,虽然是自造,但这全舰钢铁材料几乎全部是进口,就这样还花了四十万两,这中间的冤枉钱花的实在是太大发了。谭延闿现在自造的战舰全舰用料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自己从国内采购,只有锅炉因为采用贝尔维尔式高压水管锅炉,国内仿制暂且达不到要求只能进口,其余也就是一艘战舰上的克虏伯装甲是进口的了。

这样高的国产化,再加上三艘巡洋舰同时开工建造,使得造舰成本大大降低。令谭延闿比较遗憾的是,他所提出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虽没有扩大到全舰生产,但是在天津机器局和上海江南制造局与旅顺造船所得到了部分的实施,使得生产效率和成本大大降低,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全舰的成本。

就这样东节省一点,西节约一点,并且在谭延闿的严厉监督下并没有发生原材料采购舞弊事件,这让巡洋舰的平均制造成本总算控制在了六十万两以内——对于陈念礽他习惯上海试留上一手,免得南方的几个总督一黑心让自己给他们打白工,但巡洋舰的建造成本比自己原先设想的七十万两要少了不少。这也就意味着北洋水师在战舰采购环节节省下了大量的资金,能够比原计划再多建造一两艘巡洋舰,或者是更多的驱逐舰。

“这种巡洋舰的武备如何?”吴应科问道。

“根据甲午海战的经验,大型战舰之间的对决鱼雷所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凭借着舰炮互射才能够决出高下,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航速,所以这种巡洋舰并没有安装鱼雷发射管……至于战舰武备问题,也是这种巡洋舰的重要创新,你们也看到这战舰甲板上所安装的三座炮台了,三座主炮台按照依次不知在战舰中轴线上,其中舰首和舰尾为两座双连装八英寸火炮,而中间则安装了一座能够自由旋转三百度的三连装一百五十毫米火炮,这种舰炮布局和配置恐怕放眼全世界都是没有的……”谭延闿笑着说道。

甲午海战中最大的一场便是大东沟海战,其中北洋海军以舰首舰炮迎敌,马汉的海权学说还没有影响到日本海军界,但伊东佑亨等日本海军将领已经在潜意识中开始使用类似“T”型的作战队形来用主炮轰击中国舰队了。谭延闿虽然也是马汉海权理论中文版的翻译者之一,但他没有系统学习过海战理论,不过看过各种影视中战列舰的他对当今世界主流战舰舰炮的布局非常看不过眼,便打破成规力主以中轴线布置战舰主炮塔。(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