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八十章 开战(1 / 2)

作品:《北洋

第三百八十章开战

与明治时代早期建设日本海军不同,那个时候日本多是从英法进口海军武器装备,但是从甲午战争到庚子海战,一系列的中日海战终于以中国压倒性的胜利,成功的将日本近三十年来积累的海军放干了最后一滴血。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日本的海军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大型水面舰艇,留存下来的只有小型巡洋舰和雷击舰且这些舰艇也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地。

日本想要重建海军却面临国库空虚外债累累的局面,在伊藤博文执政之后,日本的经济有了很大的起色,思虑再三之后决定有计划的重建海军,立刻便遭到了中国的强力阻击,而英国在中德海军装备贸易上对中国忌惮太深,选择了放弃日本,使得日本的海军梦重新化为泡影。

日本在海军方面的种种努力是不遗余力的,但是中国的强势也是让日本感到深深的无力,伊藤博文已经意识到现在的中国与三十年前的中国有着太多的不同——日本哪怕拥有一艘战列舰,哪怕是落伍的战列舰都是中国所不允许的,甚至中国可以为了达到目的重演联合德国炮击横须贺海军工厂的一幕。不过中国在中小型舰艇方面没有对日本过于严格的控制,但是日本必须要向中国的造船厂下订单,否则会引起中国方面的强力反弹,是以现在日本海军中除了上个世纪躲过数次海战的老旧舰艇之外,其余新增舰艇完全都是中国建造的,其最先进的旗舰便是一艘中国海军中早已经被淘汰的靖海级装甲巡洋舰。

日本的实力已经被削弱到无法对中国造成任何麻烦的地步,英国当初设想以日本制衡中国的政策彻底破产,在远东英国已经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筹码能够和中国坐在谈判桌上讨论的。不过很快从德国传来令英国非常惊恐的一个消息——德国已经正式宣布将新几内亚岛东部、俾斯麦群岛等太平洋海外殖民地转交给中国!

这个消息是极为惊人的,因为德国和中国只是宣布了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进行转交的消息,却没有中国方面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得到这些德国殖民地的任何信息,这就让协约国方面更加疑惑。事实上德国在打算出价购买东云级战列舰的时候也在考虑如何出一个令中国无法拒绝的价钱,稳稳当当的将这支中国访问舰队留在德国,不过谭延闿还没有在这支舰队身上榨取最大利润,面对德国开出很难拒绝的条件,他动用了“范蠡一号”船队上面的装甲车,除了范蠡一号和二号船队,外加装甲车生产的工程图纸,还有价值一百万英镑的各种军事物资所换来的。

“中国要求英国和法国归还自1840年至今所有通过战争掠夺的各种文物,尤其是圆明园文物必须归还,并且就当年的战争向中国道歉……否则在二十天之内,包括黑龙江号战列舰在内的那支中国访问舰队将会全部卖给德国……甚至中国将会全面站在同盟国一边,不仅从物资方面保障德国战争需要,如果有必要的话中国可以加入同盟国阵营直接参加对协约国的战争……”

史密斯从中国发送回来的加急电报震动了英国当局,英国立刻向法国当局通报了这一结果,毕竟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一起干的,这个损失不能全由英国单独来承担。不过即便如此,英国内部还是分成了立场截然不同的两派——归还中国文物,尤其是圆明园文物对中国与英国和法国来说都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对于当年的战争英法可是站在他们认为的“文明者”的高度,归还文物就意味着否定七十年前所做的事情,这其中的意义很难让人接受,就如同让日本人承认他们在二战中所发动的战争是不义战争一样。

谭延闿在面临“敲诈”英国的途径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英国在东南半岛上的殖民地利益,像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的利益;第二便是选择收回文物,英法为当年的战争向中国道歉。事实上他更倾向于第一条选择,虽然他早在入仕之前就很注意收集文物,但他与一般的收藏家不同,他收藏文物不过是制止文物外流罢了,不能说明为了这些文物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文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谭延闿看来如果国家不强大,就算个人富甲天下收藏无数,也不过是为外人沦为踏脚石而已,瞬息之间藏品易手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过平常了——数代清朝皇帝的私藏圆明园不就是给英国人和法国人省去了搜刮财富的时间么?如果不是他撬动历史,原本上的庚子惨祸,老佛爷的数十年家当颐和园也不过是人家嘴里的一盘菜而已。

谭延闿内心中是十分痛恨这些表面上承载了中国历史的文物,因为它们的背后多半都承载了王朝的兴衰,百姓的苦难,大多都是开了历史的倒车,只能彰显皇权的奢侈生活。不过他也不能不考虑国人的心理感受——能够彰显国家强盛的表现之一便是将曾经失去的东西再抢回来!

当然谭延闿也不认为英国会无视中国在东南亚的扩张行为,现在中国在南洋占据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新几内亚岛和马鲁古群岛就已经快要到英国所忍受的上限了,要是更进一步对马六甲海峡的苏门答腊岛和马来西亚提出领土要求,估计英国人会疯掉说不准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英国和法国固然很贪婪,但是在威胁到战争胜负的问题上,两国不得不坐下来仔细考量一下中国的态度,虽然中国与欧洲隔着半个地球,但是两国也认识到若是中国向协约国一边倒加入战争的话,那对欧洲大陆会有怎样的影响。对于协约国而言,若是中国加入同盟国集团,至少在地图上可以看到的便是德国可以避免两线作战——中国可以在短时间内动员上百万的陆军,这和俄国的注水货不同,都是受过一定军事训练并且齐装满员的正规部队,这么庞大的军队一旦涌入俄国,很难说俄国在中德东西夹攻的情况下能够支持多久,至少可以肯定俄国无力对德国在东线进行牵制,让德国放手的进攻法国。

对于俄国的境况英法两国并不担心,事实上同盟国中俄国是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尤其是在中俄战争之后,俄国在这次局部战争中被中国弄得大出血,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还是外交方面全面失败,国内动荡不安,已经失去了竞逐欧洲大陆霸主的资格。在英法两国眼中,俄国已经降低到被利用的从属地位,若不是因为它还拥有上百万的炮灰陆军对德国有着不可替代的牵扯作用,俄国在协约国中将毫无地位可言。

而英国和法国最为担心的便是中国在远东和西太平洋的强势地位,在中国获得了加里曼丹岛等原属于荷兰在南洋的殖民地之后,中国甚至可以对印度洋造成足够的威胁。英国和法国在东南半岛上都有殖民地,而中国陆军可以轻易的摧毁两国在这些殖民地上的驻军,这远比中国进军西伯利亚要容易的多,从资源的角度也是非常值得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