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国之大贼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四章 谁的刀更快(2 / 4)

作品:《国之大贼

柏林要求穆默每两个小时发一份电报对战场上的情况进行通报,而且一群德国陆军的参谋们都在研究这场战争,他们根据穆默先生发去的关于俄国军队的动向做出分析,还把他们的意见发给北京,以供北京最高统帅部参考。

他们就像是自己再打仗一样,各种建议从柏林传过来,直到德国收到杨司令亲自带着部队去前线将对俄国人发起反冲锋的消息之后,那电报一下就停住了。

半个小时候之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发电给袁世凯:“总统先生,我等待让我惊喜的消息。”

反冲锋?这个方案德国人根本没有想到。

勃鲁西诺夫将军当然也没有想到。当他的第一波冲锋的部队倒在中国军队那密集的枪火之下的时候他还没有多少慌张,见到前面的士兵冲击的力量已经明显不够,正打算把第一波部队调回来再派第二波上去,却没想撤退的命令刚刚下达,对面的中国人的阵地里面却响起了一阵阵嘹亮的军号声,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跃出了战壕,朝着真准备撤退的俄国部队发起了强力的冲击!

那些俄国大兵已经接到了撤退的命令,这个时候哪里还能组织起来抵抗?同时中国人的火炮也开口说话了,一轮密集的炮火砸在第二批正准备攻击的俄国士兵头顶,砸乱了他们队形之后就开始往后延伸轰炸,于此同时那些中国人也不像俄国人一样等着炮击结束再冲锋,他们跟着就冲了过来。

这还是杨司令第一次让自己部队踩着炮弹落点对俄国军队发起冲锋,步兵和炮兵的配合还不算完美,炮兵不知道配合一下步兵的速度,步兵也害怕跟的太紧的炮弹落在自己头上。

炮弹和步兵之间拉开了一百多米的距离,这个距离要是放在以后那绝对是致命的失误,但是现在打俄国人却不一样。

老毛子从来没见过这样冲锋的,刚刚被炸过对方就冲过来了,许多队伍都来不及调整防御阵型就遭到了冲击。

而且杨司令虽然现在物资紧缺,发起一次反冲的资源还是有的。

孙传芳一开始还真的有点怕,杨司令让他处于第二攻击波的位置当真很符合他的想法。到了这里他才发现,原来这个位置才是指挥冲锋的人应该待的地方!

在这里他能保持一点头脑的冷静,不想上次那样脑袋中一片空白了。对面俄国人的情况他看的非常清楚,同时也很注意旁边义勇军的队伍攻击的步伐,觉得对面俄国人多了他就再派一支部队上去,觉得打的快了就稍微停下来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