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辽青帝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0章(2 / 5)

作品:《大辽青帝

既然大话已经撂下了,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得往下跳。黄浩立刻调整了心态,做好捕猎座头鲸的准备。黄浩心里明白,追捕这么一头巨鲸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他撸起袖子亲自上,也是希望自己亲自体验一下,为将来组建捕鲸船队积累足够的经验。

不过遇到了一点麻烦事。这条船不是专业的捕鲸船。飞剪船在主桅和前桅之间只有一条长艇。虽然还有另外三条小艇,但其中两条分别吊在左舷和右舷的吊艇柱上,第三条挂在船尾的船沿之外,而且这三条船都太小,无法安装八牛弩,因此船员们只能使用一条艇去捕鲸。通常,欧洲人十八世纪捕鲸的时候,通常是好几条捕鲸小艇同时作业,这样成功率才会高,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救援。

看到这里,有读者就会说了,咦?你傻呀!怎么学东南亚土著,用小艇去捕鲸。你不会直接在飞剪船上用八牛弩去射呀!拜托!这是八牛弩,不是专业的捕鲸炮,有效射程只有五六十步,大船那得开多近啊?再说大船转向并不灵活,即使你能够靠近射中,鲸鱼挣扎起来有多可怕?飞剪船虽大,但避让起来根本就不方便,一旦撞上,很容易船毁人亡,飞剪帆船再先进,也是木头的。

原时空十八世纪时,驾驶着大型帆船的欧洲人捕鲸,依然使用的是小艇作业的办法,直到十九世纪末捕鲸炮出现,杀伤力足够,才淘汰了这种办法。即使是穿越者开挂,又怎能够例外?捕鲸其实是风险很高的职业,需要足够的勇气才能从事这一行业。

言归正传。三艘飞剪船一共放下三只长艇,八牛弩就安装在船头,由于还要装浮桶,每条长艇上只能带六名水手和一个射手,因此这支临时组建的捕鲸队总共只有二十一个人。大家聚在旗舰旁边,听黄浩交代需要注意的细节。

他不顾部下的劝阻,亲自担任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以及第一条长艇上的射手。三艘小艇聚集在一起,听他交代注意事项,安排捕鲸的策略。最后,黄浩一声令下,三艘小艇朝着鲸鱼划去。大船上,包括萧麒在内,所有人上了甲板,紧张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很奇怪,这似乎是一条落单的鲸鱼,旁边看不到鲸鱼群。黄浩心里暗暗嘀咕,莫非这是一条年老的鲸鱼,因为跟不上鲸群了,所以才迷失了方向。上辈子他曾经听说过这样的报道,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根据目测,眼前的这条座头鲸的确够大,至少有十四五米,体重大约二十八九吨。远远看去,简直是个史前的巨兽!

座头鲸是齿鲸的一种,在齿鲸的所有品种中算是体型相对较大的一类。具体来说,可以从身体长度和体重两个方面来看。从身体长度方面来看,座头鲸在成年之后的身体长度会在-15米之间。从体重方面来看,它们成年之后的体重可以在25-30吨之间。

眼前的显然是一头成年的座头鲸。这玩意儿可不好对付啊!黄浩心中有些忐忑。他看过一部纪录片,知道操作一条捕鲸的长艇需要训练有素的水手,而且非常讲究团队合作。要知道舵一掌错、桨一划歪,就足以使得整条小艇在捕猎过程中遭受灭顶之灾。

以前大话说出去了,黄浩含着泪也要冒这个险。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这个时空有限的条件下,捕鲸是培养合格的水手、培养官兵勇气最快捷的方法。为了自己的宏图大业,他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自己今天身先士卒去捕鲸,今后其他的人不管是谁,也没理由逃避。

黄浩就是这种性格。一旦决定了,就不会退缩。他的小艇一马当先,已经冲在最前面。这条捕鲸小艇上包括他在内共有七人,此刻,水手长和五个水手负责划侧桨,黄浩亲自操作尾桨和八牛弩。

一个舵的划水的速度不快,可一旦没有了侧桨,掌握得好的尾桨也可以使捕鲸小艇避开这条巨兽的攻击;同时,发射渔叉的任务也非他莫属。

黄浩的心跳的很厉害。过去一年的海上生活虽然他猎杀过无数的鲨鱼,但这是他第一次使用渔叉近距离的捕鲸,三条小艇上的人都没有捕鲸的经验。他必须掌握时机先发射渔叉,而后观察庞然大物的垂死挣扎,最后当鲸鱼再度浮出水面时,其他小艇用捕鲸矛给它致命的一击。

他心中祈祷,希望一切顺利!

可真的会那么顺利吗?十九世纪,欧洲人捕鲸会在这类的捕猎中使用枪支弹药。用一种特殊的器械,即一种要么安装在帆船的甲板上,要么安置在救生艇的前方小型炮,发射带有渔线的渔叉钩住鲸鱼的要害,或是发射炸弹,让鲸鱼体内遭受更大的创伤。

黄浩虽然在研制火炮,但也只是在仿制拿破仑炮,即使成功了,目前还不具备把这种武器运用在捕鲸上的能力。比起八牛弩来,拿破仑火炮更不容易操作,而且后坐力太感人了,这样的小艇恐怕一炮之后就散了架。而且黄浩心中隐隐有一点小骄傲,同样使用渔叉和捕鲸矛捕鲸,后世的欧洲人可以做到,咱们没理由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