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辽青帝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5章(2 / 3)

作品:《大辽青帝

……

这是杜荀鹤自己十年前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当时,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唐政府西迁。各地的地主武装在混乱状态中乘机抢掠财货,残害人民,到处造成流血恐怖的事件。杜荀鹤在旅途中亲眼看到这种情况,于是写下这首诗,没想到十年过后,竟然能在辽东听到自己的作品。一曲听罢,不甚唏嘘。

杜荀鹤不无感慨地叹道,“当年皇帝蒙尘,郡守被逐,四海滔滔,国无宁日,我空怀忧国忧民之诚,奈何无力可去补苍天,只有记下这一页痛史,留与后人平章去吧。十年生死两茫茫,如今这世道依然如故,真正可叹,中原战火不断,饿殍遍野,辽东却歌舞升平,那些逃难过来的商贾怕已忘了当初的苦难,没事人一般了!”

黄钦几杯酒下肚,白净的脸泛上血色来,见杜荀鹤然若失,遂笑道:“这就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无论天家骨肉、市井小民概莫能外!先生何必伤感?譬如你我,还有这滚滚红尘之中蝼蚁般的移民,今个坐红楼、对翠袖、赏美景、听侑歌,可还记得大海的对面依旧是地狱!中原、江淮难民在啼饥号寒以泪洗面,卖身求一温饱而不可得!唉,境遇不一,感受自然也就不一!想当年,我也同学少年,与阁下一样报国无门,满腔热血想拯救黎民百姓于这水深火热之中,一时冲动挥刀自宫,酿下大错,悔之晚矣。”

说罢,黄钦举箸击盂亢声唱道:

“长安意消豪气空,

可怜愁对渤海东。

当年徒留书生恨,

此日不再车笠逢。

推枕剑眉怅晓月,

扶栏吴钩冷寒冰。

惟有耿耿对永夜,

犹知难揾泪点红!”

黄钦吟罢鼓掌大笑,却不自禁滚出两行泪来。杜荀鹤已是痴了。黄钦当年挥剑自宫一心想报效大唐的事迹他听田頵说了。对这位黄公公心中既是佩服,又有些怜悯。

杜荀鹤自己出身寒微,也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年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一次落第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的生活。杜荀鹤诗中说的洒脱,实际日子过得十分窘迫。好在田頵很重视他,用为从事,生活这才安定下来。

去年,田頵扬州受辱后,欲起兵叛杨行密,这次派他到滨城替田頵联络黄浩,想要取得背嵬军的支持,拿下江淮取而代之。杜荀鹤本来不喜欢这趟差事,不料来了滨城后,却发现这里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街市商贸发达,宛若初唐盛世。没想到黄巢的儿子居然有这样的能力,两相比较之下,便有了投靠之心。

在原时空,杜荀鹤这位唐末的大诗人的确没什么节操。他在田頵处效力时,却在大梁费尽心机投靠了朱温,得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可惜“遘重疾,旬日而卒。”,当了几天的官,就死在了大梁。当时人以与之交往为耻,“杜荀鹤谄事朱温,人品更属可鄙。”由于他晚节投靠朱温,壮志清名,中道而废,为时论所惋惜。

杜荀鹤酒量很窄,刚才与那群商人又不投缘,这时候,他与黄钦惺惺相惜,聊起天下时势来顿时意气风发,总算是能够一吐胸中块垒,宣泄心中的抱负。一时间酒到杯干,不多时已酩酊大醉。

黄钦却是一肚皮的官司,无奈主公有命,要他招待好这位客人。此刻,黄钦还要装出笑脸奉迎这个倒霉书生。

好在杜荀鹤还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对黄钦说明了田頵希望得到背嵬军支持的事。办完公事,杜荀鹤又把这些日子在驿馆写的颂扬诗托黄钦转投给黄浩,表达了想见黄浩一面的想法。

黄钦扫了几眼,点点头收入怀中,说道:“彦之兄,此事无需挂怀,我一定亲手转交给主公。请先生在驿馆静候佳音。”

“如此,就拜托了!”杜荀鹤醉眼迷离地笑道:“黄总管,今日半场好筵,这黄汤可是吃多了,勿怪勿怪!就此别过吧。”说罢,踉踉跄跄扯了前来搀扶的驿丞下了酒楼,倒也有些魏晋名士之风。

黄钦目送他离去,忍不住摇摇头,想不明白黄浩打算怎样用此人?总之,主公这样做总有他的道理。想不明白就不想。抬头看天色时,已近申牌,正准备下楼。却见隔壁出来两人,为首一彪形大汉笑嘻嘻的上前施礼:“总管大人,小的鲁达给您见礼了!”

黄钦一见此人惫赖样子,不由噗嗤一声,笑骂道:“鲁达,你这猢狲,手上有了几个钱,现在也学着烧包了!跑到这里来显摆,你也不怕你家恶婆姨拿棍子揍你!晚上让你睡柴房……”

“哪能呐?桂花对俺挺好的。总管大人,俺可不傻。今天请客,花的都是私房钱,桂花不知道。”达鲁不花挠挠头,笑着说道。

“哈哈哈……”黄钦大笑。

二人正是达鲁不花和吴立身,达鲁不花来到滨城后,由于他很善于养马,当初就被分配到了军马场。这家伙很能干,他用那匹缴获自李克用的汗血宝马与阿拉伯马配种,培养出一种新的品种,新品种的马性格温顺又身材高大,不仅速度快,而且耐力不错,是一种顶级的战马。

黄浩见到这种新品种的马匹后,非常高兴,不仅奖励了这家伙一大笔钱,前不久还升他做了军马场的管事,有了官身。今日偶遇吴立身,这才有了显摆的底气。达鲁不花向黄钦介绍了吴立身,说起了当年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