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溯源楛矢石弩 / 章节正文阅读

第75章 玉猪龙(七)(2 / 2)

作品:《溯源楛矢石弩

《归藏·启筮》记述:“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如果空桑山就是小五台山,那么羊水就有可能是现代流经张家口的洋河。

洋河是桑干河支流,桑干河就是古浴水。洋河分别由西洋河、南洋河、东洋河、洗马林河、古城河、清水河、盘肠河、龙洋河汇合而成。流至今涿鹿县城东二十里注入桑干河。洋河主源古称“羊门水”,“羊水”是“羊门水”之简称,洋河是“羊水”、“羊门水”的历史讹变

蚩尤所伐之空桑应该在现代的小五台山一带,那么九淖会是哪?淖(nào)为烂泥,泥沼之意……为什么去九淖用登做动词呢?可见九淖应该位于高地或者山川之间。

关鑫在记忆中搜寻着符合九淖特征的地方。难道是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湖泊星罗棋布,而且很多湖泊的名字都有“淖尔”俩字……可是淖尔是蒙古语湖泊之意,虽然和汉字“淖”意有些相近,但和空桑山地理位置不符……哪里会是九淖呢?不是内蒙古高原,那就应该是黄土高原!而且应该就是位于太行山脉西面的山西!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从总体来看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最高处为东北部的五台山叶头峰,海拔达3058米,是华北最高峰;最低处为南部边缘运城垣曲县东南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山西省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东西两侧为山地和丘陵隆起,中部为一列串珠式盆地沉陷,平原分布其间,彼此相隔,由北而南分别为雁北、忻州、太原、吕梁、阳泉、长治、晋城、临汾、运城九大盆地。这九大盆地应该就是蚩尤所登之九淖,而空桑山应该不止包括小五台山地区,应该也包括五台山地区。五台山应该就是《山海经.北三次经》所记述的空桑山。

《北山经.三次经》记述:“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其鸣自訆。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当地人俗称糊涂河,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

清水河,属于海河水系滹沱河支流,故称“鲜虞”,发源于五台山的紫霞谷及东台沟,经金岗库,石咀,耿镇,石盆口,胡家庄,与坪上汇入滹沱河。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

从清水河的发源地和流向,以及泰戏山和五台山之间的地理位置推测五台山既《北山经》之空桑山。

小五台山与五台山之间的区域应该都是古空桑地域,为黄帝部族的活动中心,而蚩尤部族则世居古羊水流域,他们相邻而居。炎帝部族则居于古漳水流域的长治盆地。

《山海经》的记述和谷沃贺所说基本一致。为什么做为古东夷之地的山东既有炎帝的传说,也有蚩尤的传说呢?关鑫推测应该是炎帝部族先迁徙到了东夷之地,后来被由北部沿古黄河南迁而来的蚩尤部族打败,东夷被蚩尤部族占领逐渐发展成为九黎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