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溯源楛矢石弩 / 章节正文阅读

第77章 玉猪龙(九)(1 / 2)

作品:《溯源楛矢石弩

第二天吃过早饭,关鑫和谷沃贺收拾好行囊就随额尔赫一起下到山下,坐上额尔赫的大法喇,向江面驶去。

起初,谷沃贺因为兴奋一直指着远近的山岭、树木,林中惊飞的鸟雀欢快地说个不停。关鑫看着孩子一样开心的谷沃贺自己也如满血复活般地说着笑着。

因为急于赶路,中午他们只简单地吃了些熟粟面,并没有停下来休息。吃完饭谷沃贺又开始犯起困来,关鑫把她扶到篷帐里躺下,自己则坐到前面和额尔赫闲聊。

过了晌午,睡醒的谷沃贺也钻出篷帐,挨着关鑫坐下来。看腻了风景,谷沃贺开始询问额尔赫那克出关于阿玛的事。关鑫看得出来谷沃贺很渴望见到自己的阿玛,以弥补缺失的父爱。人类从群居,到以家庭为单位独居,其实是人类情感进化后的必然结果。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家族到家庭,人类对亲情的渴望亦从蒙昧到清晰。

关鑫认为谷沃贺家族应该源自中国最古老的人类——泥河湾人。

泥河湾遗址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化稍营镇境内。

1922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内蒙古萨拉乌苏发现了十万年前的河套人。1924年9月,俩人结束考察工作从萨拉乌苏返回时途径张家口,会同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在泥河湾进行了短暂的地质考察,由此揭开泥河湾人神秘的面纱。

泥河湾盆地,东西长60余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在200多万年前,这里是一个较大的湖泊,湖泊的周围,是古动物的世界。后来,湖水干枯,湖底裸露,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干枯的“古湖平原”变成了丘陵、台地、盆地,泥河湾盆地就是其中之一。此时,盆地周围的山地森林密布,气候温暖潮湿,野生动物密集,同时也是远古人类理想的生活场所。

中国泥河湾是剖面最多、保存最完好、国际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泥河湾遗址群没有年代断层,从200万年的马圈沟遗址、136万年小长梁遗址、136万年的葡萄园、广梁遗址、100万年的山祖庙咀、麻地沟、东谷坨、飞梁、霍家地、许家坡、东梁、照坡、后土山、岑家湾遗址;78万年的马梁、雀儿沟遗址;12万年的山兑、细弦子遗址;10万年的侯家窑、漫流堡遗址;万年的板井子遗址,万年的上沙嘴、新庙庄遗址、万年的虎头梁、油房、西沟、西白马营遗址;4000年的周家山、九马坊、榆条沟等;最后到3000年的丁家堡垒泥泉遗址,总共达130多处,现存战国、汉、辽墓葬124座,因而这里成为“世界天然博物馆”。

从地图上看阳原县的南部和蔚县相接,壶流河在化稍营镇汇入桑干河。阳原县的东部和涿鹿县相邻,洋河和桑干河在涿鹿县和怀来县交界处汇成永定河,而小五台山则位于蔚县和涿鹿县交界处,可见古泥河湾人最初仰望的神山必然是小五台山。阳原盆地孕育了古泥河湾人,桑干河、壶流河和洋河成为泥河湾人走出盆地的通道。

考古学家证实北京猿人使用的石器和泥河湾人相似,但比之精细,从而推测北京猿人来自于泥河湾猿人。

大约七十万前,古泥河湾人的一支沿着桑干河来到群山的东面,在北京周口店进化为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在25万年前进化为新洞人。新洞人生活在温和偏暖多树的灌丛草原环境中。住在周口店龙骨山东南角的天然溶洞内。他们在此生活了十余万年之久。

新洞人的遗存只有一枚牙齿,但发现了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牙为成年个体左上牙,因多熟食,比北京猿人牙小,但比山顶洞人牙大,牙根也长。经科学测定,距今约10万年,介于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所以称“新洞人”。

与新洞人生存年代相似的还有前桑峪人。

20世纪90年代初,地质工作者在门头沟区清水河流域的前桑峪村内的马栏台地的地层中发现的一根人类骨化石,经专家鉴定,确认该化石属晚更新世古人类化石,至今已有11万年。专家学者们将以此骨为标志的北京地区古人类定名为“前桑峪人“。

前桑峪人应该为新洞人的分支。他们经西山峡谷溯永定河而上,向西迁移,进入清水河流域,因为桑峪村一带适宜生存就定居下来。

新洞人在4万年前进化为田园洞人和山顶洞人。

田园洞人是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经考古分析为生存于距今4万年前的早期亚洲现代人,在形态上和21世纪的现代人差别很小,同时他们已经开始摄取大量的淡水鱼作为食物。田园洞人是生活在距今4万年前的古人类,因其化石发现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田园林场内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