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溯源楛矢石弩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6章 循史觅宗(十三)(1 / 1)

作品:《溯源楛矢石弩

“一兴奋就讲跑偏了。我们言归正传啊,继续讲史前大洪水的事。

在我看鯀除了善于治水,还应该是当时的风水大师。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也称青乌术、青囊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作堪舆。风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场能量。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它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为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玄学。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天女魃就是风水的创始人,也就是道家女神九天玄女。既然黄帝时已有风水之说,那么尧时的鯀因为堪舆建造城郭而被封崇地就可信了。

《尚书·尧典》: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帝鸿氏)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少皞氏)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缙云氏)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jí颛顼氏)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既然舜杀了鯀,为什么还要启用他的儿子大禹继续治水呢?堪舆之术应该出自最初的巫术,巫的传承是在家族内部进行的,堪舆之术也应该如此。尧时,擅长治水的应该就是共工氏和崇伯鯀。共工氏被流放到幽陵(幽州),鯀被杀于羽山,这样尧只能用鯀的儿子大禹治水了。

再者,大禹从小生长在现代的北川一带,和蚩尤、共工氏后裔比邻而居,熟悉西北的山川水文,知道黄河洪水的根源所在,因此才会被舜启用,治理黄河的洪水。

大禹应该是先疏通了小积石山附近因地震阻塞的河道,使上游的洪水可以顺利下泄。由南向北流入黄土高原的黄河洪水因为受到东西走向的狼山、乌拉山和大青山的阻挡,只能折向东流。黄河洪水东流至大青山南支蛮汉山时被阻挡后再次被迫转向南流。南流的黄河洪水到达吕梁山时,因为河道变窄,洪水无法下泄,只能逆流蓄积在阴山南麓,和吕梁山西侧。洪水蓄积到一定高度就会沿着山脉间的沟谷向各处漫延。这点儿可以从《淮南子》: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这段记述得到证实。

孟门在今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西北23公里处的黄河之滨。北接碛口,南临军渡,东靠柳林,西隔黄河与陕西吴堡相望。因洪荒时期,大禹在此凿开蛟龙壁,疏通黄河上第一个洪水出口,故有天下黄河第一门之称,也因此得名孟门。

国际考古专家,吕梁市古代文化研究会会长白礼昌考察孟门得出结论:大禹治水凿开黄河蛟龙石壁第一门在今柳林孟门。

我们也可以从现代的卫星地图找寻到这场黄河洪水大致的范围:应该是以鄂尔多斯盆地和银额盆地为中心,西南达塔里木盆地东侧,东北至燕山北部。

陕甘宁盆地,在地质学上称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陇山、黄龙山、桥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北至黄河大拐弯的伊盟隆起;南至渭北高原,即关中的北山,从黄龙山经铜川背斜、永寿梁、崔木梁、岭山(凤翔县北端)至宝鸡,地质上属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面弧;东至秦晋交界的黄河谷地,包括吕梁山以东;西包石嘴山-银川-固原大向斜,贺兰山-六盘山以东,属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的东侧盾地。

银额盆地(东起银川市西部—西至额济纳旗),是中国地质学界和石油学界对阿拉善沙漠(8万平方公里)所在盆地的称呼。

我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在现代的卫星地图上仍旧有洪水留下的遗迹: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面的众多湖泽;位于塔里木盆地东缘与河西走廊相通的罗布泊;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的居延海;位于阴山山脉南面的岱海、黄旗海;位于燕山北面的安固里淖、查干淖。

当黄河洪水漫延到岱海和黄旗海后就可以进入大同盆地,而空桑山(小五台山)恰好位于大同盆地的东侧,所以才会有《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mǐngxìng),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开伊阙(yīquē),导廛(chán)、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的记述。

说了这么多终于可以回归正题了。大禹如果想让空桑之地避免洪水之灾,就只能疏通吕梁山中的黄河河道,让洪水顺利下泄。这样就有了大禹凿开黄河蛟龙石壁,形成孟门之记述。

你设想一下,大禹凿开龙门(禹门口)后,黄河洪水会淹没哪?首先是运城盆地、然后就是渭河平原和华北平原。这些地方可都是尧舜时期方国的中心所在啊!大禹如果不想如父亲鯀一样被杀死就得先找个替死鬼,谁最合适当这个替死鬼呢?当然是流放到幽陵的共工氏部族和居于解池的蚩尤部族了。才会有《大荒北经》: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的记载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