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风云人物 / 章节正文阅读

赵襄子篇(3)(2 / 2)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

诸子闻言,都吓得不轻,心想:“父亲是认真的啊!”

赵简子看着诸子,问:“你们有谁,主动来背。”

‘训诫’的内容,诸子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诸子不安,不敢看着赵简子的目光,更不敢举手说,“我来背。”

世子伯鲁背不出来,见弟弟们也背不出来,心里松了一口气。

赵简子见没人举手,点名说:“伯鲁,你是兄长,带个头。”

伯鲁心里害怕得要命,还是站起来,战战兢兢地背。伯鲁凭借自己的记忆,背了一大段,剩下的完全记不起了。

赵简子的脸色不好,看着伯鲁,问,“背不出来了?”

伯鲁看出了赵简子脸上的失望,请罪说:“孩儿以后要加倍用功学习。”

赵简子暂时放过了伯鲁,又喊了几个儿子。

这几个儿子,不敢说背不出来,都摇头说,“要好好学习。”

赵简子见几个儿子都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心里又气又怒,心想:“这点事,你们都做不好。我如何敢把家业交给你们。”

赵简子又看着赵毋恤,也没有抱任何希望,“该你了。”

赵毋恤起身,行了一礼,将训诫里面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赵简子见赵毋恤能够将出‘训诫’里面的内容,背诵如流,惊讶地同时,走向他问:“你是怎样做到的。”

其他诸子带着愤怒的眼神看着赵毋恤,心想:“肯定是作弊了。”

赵毋恤说,“父亲交代的作业,孩儿不敢怠慢。”

赵简子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也很好奇,他是怎么背出来的,问:“你哥哥们都背不出来,你是怎么背出来的。”

赵毋恤说:“父亲的‘训诫’,博大精深,孩儿愚钝,怎么也记不住。孩儿相信勤能补拙,所以将父亲的‘训诫’,随身携带,检点自己的德行。”

赵毋恤的行为,真的超出了赵简子的意外。

赵简子见他手中的竹简有些时日,是几年前给他的,对其他几个儿子说:“把你们的作业本交出来吧!”

赵简子见除了赵毋恤,几个儿子都没有交作业本,生气地说:“你们可以啊!作业没完成,还把作业本弄丢了。”

几个诸子被吓得,不敢抬头,瑟瑟发抖。

赵简子看着几个不成器的孩子说,“你们都是哥哥要以身作则,多向你们弟弟好好学习。下去吧!”

诸子走后,几位家臣走了进来。

姑布子卿问:“家主,公子的学业,怎么样了。”

“我的那几个儿子啊!把我交代的作业忘了不说,还把作业本弄丢了。”赵简子换了一口气,又说:“赵毋恤,倒是令我刮目相看。不仅完成了作业,还保护好了作业本。”

赵简子心想:“赵毋恤长得不好看,文治还不错。以貌取人,差点看走眼了。”

姑布子卿见家主的表情,心想:“我的眼光,果然没错。”

赵简子以‘训诫’的内容,考量诸子,还以三年为期限。

赵简子除了看那个儿子听他的话,更重要的是想考量儿子们的毅力。一件事,坚持一天,一个月,这是容易的。三年如一日,这就需要莫大的毅力,那就不容易了。

要想成功,贵在持之以恒,这句话也是很有道理的。

这场文治的考量,赵毋恤嬴了,也得到了赵简子的注意。

所以说,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要主动,不能被动,最重要的是还要持之以恒。多读书的人,总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赵简子考完文治,接下来,武德,也是他要考核的。赵简子文治武德,才智过人。那么,他的接班人,也要文治武德。要想继承赵氏宗主,光读好书,也不能在乱世之中存活。

赵毋恤书读的不错,武德又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