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风云人物 / 章节正文阅读

魏惠王篇(4)(2 / 2)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

可,好战的老秦人,是没有尘埃落定这个说法。

也就是说,你是国君的嫡长子又如何。

君主之位,不一定会落在你的头上。

因此,身为君王的嫡长子,还是要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才行。

那么,这个意外是怎么发生的呢?

按理说,秦灵公死后,身为嫡长子的秦献公继位,是顺理成章的。

可,一个人的出现,让这个顺理成章,发生了意外。

他就是秦灵公的兄弟秦简公。

秦简公见哥哥死了,侄儿又年轻。

于是,他抢夺了侄儿的继承权,成为了秦国新的君主。

秦简公上位,就没秦献公什么事。

因此,秦献公失去了一切,成了落难王子。

当然,落难王子,最爱做的一件事,流亡诸侯。

晋文公因为不被晋献公偏爱,被迫流亡十九年。

那么,秦献公要保住自己的小命,也要开启流亡之路。

但,晋文公和秦献公不同的地方:晋文公流亡的路线围绕中原诸侯走了一个大圈,去了很多诸侯国。秦献公的路线很简单,去了强大的魏国。

秦简公继位,秦献公被迫流落他国。

然,秦献公是一个坚强而又奋进的人。

面对君位被夺,四处逃亡。

很多人都是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

简单说,放弃自己,虚度残生。

可,秦献公被迫流亡诸侯,身在异国,他换了一种精彩的活法。

秦献公没用因为自己的不幸,走上极端,虚度人生。相反,秦献公不但没有放弃自己,虚度人生,而是将流亡当成一种出去旅游,一种锻炼,还不断经营自己。

当然,上天不会放弃一个心态乐观,又爱努力的人。

因此,秦献公用了数十年,最终拿回了自己丢失的东西,还成为秦国一代雄主。

这样的励志人生,是我们要学习的。

通过,秦献公的励志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失去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放下过去,重头全新的开始。只要还活着,就要奋斗不息。

那么,秦献公颠沛流离诸侯,一生却又是如何充满传奇。

他又是在困境之中,如何放下过去,重头开始,奋斗不息的呢?

来看一下秦献公的个人简历。

出生: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

姓氏:嬴姓赵氏

职业:先是秦国未来接班人,后颠沛流离成为落难公子,最终成为秦国国君。

功绩:在魏国学习,开阔眼界;立志改革,变法图强;击败三晋;复兴秦国;得到周天子赞赏;选了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秦孝公)

名言:生命就要奋斗不息,永不止步。

秦灵公甍逝时,秦献公才十岁。本该是秦献公子承父业才是,结果杀出了一个人,他的叔父,秦简公,抢走了他的国君之位。

秦简公继位,对于有威胁的人,自然不会放过。

秦国朝堂,充满杀戮,人人自危。

为了不卷入秦国内斗的漩涡,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秦献公背井离乡,来到了魏国。也是流落魏国的经历,让他看到了变法的好处,更让他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秦献公在魏国读了很多书,也结交了很多人,不但开拓了自己的眼界,还拓宽了自己的格局。秦献公本想在魏国,了此一生。然,历史也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也给了他一次机会。

秦灵公之后,又历经了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

可,意外就这样发生了。

五岁的秦出公还没长大,却死了。

结果:秦国为了争夺君主之位,又陷入内乱。

这时,流落在外数十年的秦献公的机会来了。

于是,秦献公回到秦国,被秦臣拥护,成为新的国君。

当然,秦献公回国,肯定得到了魏国的支持。

否则,秦国历经三代国君,早已经将秦献公这位落难公子忘得一干二净。

正是,魏国的介入,让这位落难公子,又回到了秦国。

公元前384年,四十一岁的秦献公怎么也没想到,他流亡诸侯数十载,却能够再次回到秦国,还成为秦国国君。

这戏剧性的变化,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命运。

秦献公踏上久别的故土,呐喊一声,“秦国,我又回来了。”

秦献公成为新的国君,他有了舞台,就能将在魏国学到的知识,活灵活用。

变法图强,崛起秦国,成为了他的使命。

那么,秦献公在秦国又做了哪些改革呢?

至于秦献公的改革,就不多说了。值得一提的是秦献公废除了殉葬制度、迁都栎阳。

殉葬制度,起源于商。

君主死,用过的贤臣也会追随于地下。

为什么会有这项残忍的殉葬制度呢?

那是因为古代君王相信,人死,魂不灭。他要带走生前的功绩,死后也要开疆拓土。自己死后,到了地下,没人帮助他,被人欺负怎么办。

秦国对殉葬制度,执行得最彻底。尤其是秦穆公死后,跟随殉葬的人接近两百人,秦国还作歌《黄鸟》,来祭奠那些看上去是很光荣,其实是倒霉蛋的人。

秦国残忍无比,不得人心的殉葬制度,在秦献公手中画上了句号。

那么,秦献公回到秦国继承君主之位,有了一展身手的余地。

又在秦国,效仿魏国,推行改革。

秦献公,这个对手的出现,对魏惠王来说,又会如何呢?

答案:这个对手,很强大。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流落诸侯,却奋斗不息的秦献公与刚继位就被韩、赵欺负的魏惠王。

是学了就用的秦献公厉害一点,还是早有改革基础的魏惠王更胜一筹。

这两位君主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的碰撞呢?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激烈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