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风云人物 / 章节正文阅读

楚怀王篇(18)(2 / 2)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

也就说,他辛辛苦苦得到的老楚王没有价值,还要浪费秦国的粮食。

秦昭襄王的如意算盘,就这样落空了。

楚顷襄王继位,楚怀王怎么安置呢?

放了,太亏了,还没面子。

不放,浪费粮食。

秦昭襄王不服气,让人伐楚。

结果,秦国又打赢了。

秦昭襄王命人给楚国送去文书:喊他们拿地来换老楚王归国。

可,楚国一点都没有跟秦国和谈的打算,也没有迎接老楚王回去的意思。

这下,秦昭襄王急了,又来见楚怀王,并把他儿子在他没死,已经成为楚王的消息告诉了他。

秦昭襄王又说了一句:你儿子不想让你回去。

秦昭襄王本想看一看,这个被楚臣背叛,被儿子抛弃是什么惨状。

楚怀王听了,心情很难过,但也没有表现出来。很快,楚怀王也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不再是要挟楚国的筹码。

秦昭襄王很纳闷:你听这个消息,应该很生气,痛哭流涕,指责乱臣贼子,不肖子孙吗?

你咋能平静了。

因为楚怀王明白,秦王刻意告诉他这个消息,就是想看到这一幕。

他,怎能让对方遂了心愿。

只要楚国安全,他死了,也安心了。

秦昭襄王开出了一个条件:割黔中郡、巫郡,我送你回去。我助你当上楚王。

楚怀王明确表示拒绝:想要他回去,引发楚国动荡,他才不干。

秦昭襄王见这个糟老头,比想象之中,还要难搞。听见儿子当王,不迎他回去,不生气;他被楚臣背叛,百姓抛弃,也不生气;秦国助他归楚,复夺王位,他也拒绝。

这个糟老头到底想要干嘛?

秦昭襄王走后,楚怀王也留下了眼泪。

此刻,他已经成为了孤独的老人。儿子不要他,朝臣也不要他,百姓也不要他。

他怎么混到这个份上呢?

楚怀王心想:儿子不会忘了他,朝臣也不会忘了他。总有一天,他会回到楚国。

可,他等了很久,忘了时日,却始终不见楚国派人来迎接他。

原来,他真的被所有人遗忘了。

就在楚怀王打算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时,他听到齐国孟尝君号召诸侯伐秦。

天下诸侯,群集响应。

楚怀王要看到秦国被诸侯讨伐而亡。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渡过余生。

秦国迎战诸侯,忘了他。楚怀王趁乱离开咸阳,逃出生天,来到赵国境内。楚怀王希望赵国人道主义,帮他回国。

赵武灵王在代地,不知道这件事。赵惠文王是个孩子,不敢做主。

楚怀王没办法只能逃到魏国,却不曾想,又被秦国抓了回去。

当齐、韩、魏攻破函谷,楚怀王又看到了希望。

结果,这一年,韩襄王甍、魏襄王甍、赵武灵王在沙丘罹难。韩、魏忙于内政,撤军归国。

齐闵王教训了秦国,又想秦国牵制三晋,也与之和谈,便撤军归国。

楚怀王在一次次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又在一次次希望之中,迎来了绝望。

楚怀王看着朝思暮想的楚国,郁郁而终,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那么,楚怀王在临死前,会想到什么呢?

是任用昭雎伐魏雪耻,还是任用屈原为左司徒把楚国文化推向了高峰。

是成为合纵长率五国之师伐秦,还是丹阳惨败。

是悉国之兵伐秦,抵达蓝田,以一国之力迎战秦、韩、魏、越及莒、巴、蜀,引发了第三次中原大战;还是攻灭越国,拓地两千里,饮马黄河,兼并天下;

是西边战秦,东边战齐、韩、魏,引发第四次中原大战;还是垂沙败诸侯,重丘败给秦国,国内四分五裂。

也许,楚怀王还会想,楚国从相识满天下,到最后没有朋友?

也许,楚怀王还会想,楚国为何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是楚国的功臣,还是罪人。

他是天之骄子,楚国之君,为何落得阶下囚,客死异国他乡,被儿子抛弃,被朝臣、百姓抛弃。

楚怀王带着这些问题,走了,离开了这个曾经让他奋斗一生,又寒心的世界。

楚怀王最终还是回到了楚国郢都,不过是他的尸体。

可怜啊!当初的豪杰,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楚国百姓皆怜,皆泣,尊之为‘怀。’

小结:那么,楚怀王生前、身后的悲喜,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1、年轻时,要悄悄拔尖,惊艳岁月

2、要认真交朋友

3、你忽悠这个朋友,总有另外一个人加倍要你偿还回去

4、追逐梦想很重要,守住梦想更重要。

5、女婿、儿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