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风云人物 / 章节正文阅读

秦武王篇(7)(1 / 2)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

息壤之盟

甘茂做了秦武王思想工作,又有说魏襄王,离间韩、魏。甘茂率军伐韩,建立功业,却突然驻足不前,还说不能伐韩呢?

这人,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还真任性啊!

不能打,早说啊!

现在才说,这不是拿领导寻开心吗?

领导一生气,后果很严重。

甘茂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就会让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吗?

当然知道。

甘茂知道,为啥还不加紧伐韩,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因为甘茂走着,走着,想明白了一件事:韩国可以打,宜阳也可以打。但,秦武王会给他多少时间。

宜阳,曾是韩国的旧都。名为县,却有郡的规模,城池有八里。

韩国领土由三部分组成,即上党、南阳、新郑,宜阳是联结三地的枢纽。宜阳名为县,实为郡,积聚上党、南阳两郡财富,也是韩国的军事重镇。尤其是这里有良弓劲弩尽出韩的铁矿。

韩国失去宜阳,疆土就会一分为三。向心力和凝聚力就会减弱。

宜阳,不仅是韩国西垂门户,也是三晋的门户,更是打通中原的门户。

这样至关重要的门户,你是韩襄王会怎么办?

答案:韩国在宜阳驻扎了八万将士。

秦国得宜阳也至关重要。可以挟持二周,号令诸侯,北伐燕赵,东伐魏齐,南伐楚国。秦国就可以以争天下。

可,宜阳城池坚固、兵精粮足,依山带水,扼守崤山险道。

秦国必攻,韩国必守。

秦国到韩国,路途遥远,又是劳师远征,还有可能无功而返,也会被魏、赵断去归路。

甘茂短时间内打不下宜阳,就会被秦国朝臣抨击。

轻者,失去领导信任,丢了饭碗。

重者,领导大怒,还会丢了性命。

所以,趁着伐韩,还没有开始。他要讲条件,争取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否则,伐韩,他就不去了。

秦武王来到一个叫息壤的地方,见到了甘茂。

秦武王没有给他好脸色,上来就是劈头盖脸地问:是你鼓励我,伐宜阳、定三川、通周室。也是你出使魏国,离间韩、魏同盟,说伐韩可行。

甘茂点头:这些话是我说的。

秦武王见他还认账,又问:我向韩国宣战。中原诸侯和国人都知道攻韩的消息。你却说,韩国不能打,宜阳不能攻。

秦武王看着对方,希望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甘茂见领导生气了,也不慌乱,心平气和地讲了两个故事:曾参杀人和乐羊伐中山。

秦武王不是小孩子,也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这两个字故事的内容讲的是什么。但,秦武王知道对方说了这么多话,就是为了一个目的:提条件。

的确,甘茂说这两个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条件。

可,秦武王不问,他也不敢提。

秦武王不想和他耗下去,问:你想要什么。

甘茂也没有直接提,拐弯抹角玩起了文字游戏,说了伐宜阳的难度:韩国宜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宜阳是县,却是郡的规模。城池高大、精兵粮足。攻韩国,伐宜阳,路途遥远,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甘茂说这么多,就是想表达:伐韩,不能速战速决。

潜在的意思也是说,这场仗打久了,朝臣就会说我坏话。

你和我还有君臣之间的信任吗?

就好像魏征与唐太宗说的话: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哉!

你要信任我,我才能替你办事。

甘茂的心思,瞒不过秦武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点他还是做得到。

秦武王告诉他:放心去干。我支持你。任何人的言语,都动摇不了,我伐韩窥周的决心。

甘茂那道眼神传达一个意思:拿点诚意出来。

语言的力量,是可怕的。曾参杀人、乐羊伐中山,这两个故事,摆在那里。

没有实际行动,我不干。

秦武王见不来点实际行动,这家伙,不会替自己办事。

秦武王抽出长剑,歃血为盟。

因为这个地方叫息壤,所以称之为息壤之盟。

这是君给臣布置任务,臣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向君提条件。

这也是君与臣之间的盟誓。

君想要展示兼并天下的雄心壮志,臣想要匡助君,建立不世功勋,实现个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