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风云人物 / 章节正文阅读

赵武灵王篇(22)(2 / 2)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

楼烦王常年生活在塞外,很少与赵国来往。听说赵国在推行胡服骑射,派出楼烦王子前来探查情况。

楼烦王子见赵国境内,无论是当官,还是老百姓穿的衣服,和他们穿的款式相同。

见了赵武灵王,楼烦王子嘲讽:中原人不是喜欢穿宽袍大袖吗?怎么也穿起了胡服。

这句话的潜台词有两个意思:

1、赵君认为你们中原人的衣服,比不过胡服。

2、你们中原人,自诩文明。赵君穿胡服就不感觉到很丢脸吗?

赵武灵王敢推行胡服,遭遇大臣的言论,也很多。

至于难听的话,听得更多了。

赵武灵王没有躲避这个问题,选择了正面回答:我国在推行胡服。

楼烦王子笑问:赵君推行胡服,这是怪事啊!这莫非说明,胡服比华服好。

赵武灵王答:中原人懂得兼容并蓄。可以接纳,一切事物。

“赵君推行胡服,我能为你做点什么。”楼烦王子才不去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看见赵人穿胡服,满足了心里就行了。

赵武灵王正愁不知如何开口,对方说了,顺着说:寡人听说楼烦人是勇士之中的勇士。若得楼烦十万控弦之士,定能纵横天下。寡人想要推行骑射,你能否帮我组建一支骑兵。

楼烦王子见中原之君向自己学习,还要他当教官,问:中原是文明之地,我是野蛮人,怎能教导你们骑射技艺。

赵武灵王承认一个事实,答:赵国的骑射不如你们,当然就要学习。

楼烦王子见赵君是认真的,问:赵君是想练好铁骑之后,攻打楼烦?

赵武灵王不规避这个问题,也不正面回答,反问:寡人用骑兵攻打你们,王子怕否?

楼烦王子觉得这是他听过最好笑的话,放出一句话:楼烦自诩马上无人能敌,赵君想要打败我们,恐怕需要三五十年。

随后,楼烦王子为了搓一搓赵武灵王的信心,提议:赵君,你、我比试如何。

赵武灵王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来刺激朝臣之心,问:如何比试。

“我们草原人拿得出手的就是骑射。”楼重说完,又接了一句话,“比骑马射箭如何。”

赵武灵王也正有这个意思,他也想看看,楼烦的骑射如何,答允:寡人早就听说楼烦骑射是如何名扬草原。寡人也想趁着王子出使我国的时候,领教一下楼烦骑射的厉害。

楼烦王子本以为赵君会为了大国之君的脸面拒绝这个提议,却没想到对方答应,笑着说:赵君想要胡服骑射,建立一支铁骑,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战。在实战之中,才能锤炼出一支令人威风丧胆的铁骑。

赵武灵王和楼烦王子比了两场:骑和射。

为了刺激国人之心,此次比试,有意加大排场。

无论是骑马对战,还是箭术比拼,赵武灵王都输了。

但,赵武灵王想要的结果,却达到了。

还得出了一个结论:赵国一万将士,奈何不了三千骑兵。

赵武灵王借着惨败,问那些总觉得自己很厉害,平时自大的朝臣:你们看不起胡人,看不起骑射。你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愿意学习胡人的东西。现在,我们被胡人打败。

朝臣不敢说话,赵国输了两场,还让赵武灵王输了钱,谁敢去找不痛快。

赵武灵王以国耻,刺激朝臣的气氛差不多了,抛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雪耻。

他雪耻的方式,就是要用胡人最擅长的方式,赢过他们。

也就是说,他要推行骑射。

要用胡人引以为豪的骑射,打败他们。

的确,这是雪耻最好的方式。

这也是验证了那句话: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站起来。

这是赵武灵王,坚定不移的信念。

这一次,赵国和楼烦人的比试,彻底敲碎了赵国君臣的大国梦,也让他们从梦中苏醒过来。

赵国再不变革图新,仍旧固守礼制。赵国不亡于诸侯,也会亡于胡人。

赵武灵王趁势在国内推行骑射,他要用胡人的方式,击败胡人。

然,赵武灵王也要认清一个现实。

骑射是胡人引以为傲的看家本领,想要超越他们,用骑射击败胡人,这看上去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胡人从小以狩猎、杀敌,练习骑射。

赵武灵王真的可以锤炼一支铁骑,击败胡人,威震草原?

不仅众臣感到前途迷茫,就连赵武灵王本人也十分迷茫。

他真的能够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铁骑,威震草原?

答案:不知道。

但,赵武灵王心中的想法很明确:纵使前途一片渺茫,他也绝不会选择退缩。

胡服骑射,能够让赵国走多远。它能为赵国带来多大的功效。想多了只会让人头疼,让人迷失在无尽的黑暗之中,难以自拔。面对未知的功效,除了踏出坚定地步伐,以及不屈不挠地勇往直前的意志。又何必庸人自扰。

那么,赵武灵王会如何训练骑射?

谁的出现将会帮助赵武灵王推行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