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风云人物 / 章节正文阅读

赵孝成王篇(6)(2 / 2)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

赵太后答:送长安君入齐,兵乃出。

朝臣听闻,齐国的条件是要长安君去齐国为质,并没有损害赵国的利益,让赵太后答应齐国的条件。

然,赵太后说了一句话:拒绝。

朝臣闻言,炸开了锅,努力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

他们从大义、国家的利益出发,希望赵太后能够以大局为重。

不要因为长安君,误了齐、赵两国的邦交关系。

赵太后的脾气,很倔。

她也护短,尤其是溺爱长安君。

齐襄王的条件,赵太后自然是拒绝。

一想到自己还没长大的孩子,要去齐国受苦,赵太后的心情可想而知。

朝臣才不管这个妇人想的是什么,他们要的是改善齐、赵两国的关系,对抗齐国。

一波又一波,进谏的言论,送到了赵太后哪里。

刚开始,赵太后还和这些大臣,说上几句,最后,她实在是忍无可忍,放言:谁再敢劝,别怪我不给情面。

赵太后怒了,还放出了狠话。

可,这些大臣都是有脾气。

他们自觉占理,还是为了国家大事,完全忽略了赵太后的感受。

于是,很多大臣都遭到了赵太后的责骂。

然,令赵太后没想到,责骂,还是不能劝阻大臣。

此时的赵太后,还真可怜啊!

赵惠文王甍,丢下了一个烂摊子,要她去收拾。

秦襄昭王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出兵伐赵。

齐襄王要她儿子,去齐国受苦。

诸侯不理解赵太后的心酸也就罢了,可,朝臣也逼破她早做决定。

朝臣把赵太后惹急了,也让赵太后生气了。

赵太后怒斥群臣,躲在宫中不出来。

平原君、赵孝成王、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倒也识趣,没有去找赵太后的麻烦。

他们了解赵太后,只要对方的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然,秦国攻势太猛,赵国丢了三座城。

可,赵太后凭借一己之力,压下朝臣,不答应齐国的条件。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人主动揽下这个艰巨的任务,去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国的左师触龙。

这也就战国时代,发生的一个故事:触龙说赵太后。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左师触龙。

左师,最开始是官名,也是军队建制度,为殷商设立,分为左、中、右三师。

到了春秋时,宋国将左师当做卿,并与右师执政,有很大的权利。

左师、右师与司马、司徒、司城、司寇并称为六师,也是执政大臣之一。左师掌君臣百官的教训,又与右师,兼管政令。

及至战国时,左师成为赵国无实权的高官,并负责教导宗室子弟的学业。

触龙因为博学、善辩、有才华,被赵惠文王任命为左师,并负责教导赵孝成王的学业。

赵太后因为长安君之事,怒斥群臣,触龙也是知晓的。

他深受赵惠文王的信任,又是赵孝成王的老师。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要解国难,最简单的方法:做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

群臣都不能做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还惹赵太后不高兴。

那么,左师触龙,这个老人,能行吗?

左师触龙,又会以什么方式,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