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风云人物 / 章节正文阅读

秦始皇篇(5)(1 / 5)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

悄悄拔尖

公元前247年,在位三年的秦庄襄王甍,太子政继位,这就是秦王政(秦始皇)。

那么,秦庄襄王临死前,对年纪轻轻的儿子能够继承家业,也充满担忧。

此时的秦始皇才十三岁,在朝中根基并不稳固。虽说,秦始皇是秦国的太子,继承大统是没有什么问题。可,年轻的秦始皇,能否驾驭能臣悍将?能否分化瓦解宗室的势力?能否游刃有余的处理外戚关系?能否处理错综复杂的朝堂关系,应对诸侯?

要知道,秦昭襄王的子孙,也不少。光安国君的儿子有二十多个。

虽说,秦庄襄王继位,宗室、兄弟没人站出来反对。那么,他去世后,这些宗室、兄弟,会不会不把他儿子当回事,他也没把握。

因此,秦庄襄王在最后的生涯,要保证秦始皇顺利接班,坐稳江山。

但,有个很残忍的现实:秦始皇才十三岁,归国的时间也才三年。在秦国入世不深,没强大的根基。

那么,秦庄襄王做了什么事,帮助自己的儿子坐稳王位?

年仅十三岁的秦始皇,无力承担江山社稷的重任,也没有能力处理国家大事,更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所以,就要安排一个合格的班子,来辅佐儿子,不仅让权力顺利交接,还要力保江山稳固。

这也是君王临死前,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年幼的儿子,坐稳王位,延续宗庙。

君王最常用的方式:托孤。

这些被托孤的人,也可以被称为托孤大臣,或者顾命大臣。

也就是说找几个人,强强组合,替自己照看儿子。

托孤,看上去很简单。实行,却是困难重重。

因此,托孤的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尽忠幼主,不能对幼主构成威胁。

2、要有威望,才能服众。

3、能力要强,经验丰富。

也可以说,君王会找自己信得过,且能力强的人,来辅佐儿子,坐稳天下。

那么,秦庄襄王是怎样安排的呢?

1、提拔吕不韦的地位,封文信侯,兼任秦相,食邑十万户,并让儿子,认他为仲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