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十三章 大幕溅起(3 / 4)

作品:《三国之谋伐

    “大兄我回去了。”

    陈凤说了声,跟着二哥离开。

    看着弟弟妹妹离去的身影,等他们走下山坡草坪,踏上远方田野的时候,陈暮才转身回了书院里。

    最近这段时间,陈暮每天都要在书院里待到晚上才回去。

    老大哥刘备作为州牧,带着简雍沮授等人四处巡视地方,纠察各地贪官污吏的违法行为去了,二哥现在担任乐安相在乐安,三哥不是担任太守的料,整日就喝酒找人打架,不时与臧霸等人进泰山射猎,兄弟几人倒也自在。

    陈暮之所以每天留在书院那么晚,是他准备写一本书,就好像曹操的《孟德新书》,华佗的《青囊书》一样,要著书立传。

    或者说,不仅仅是一本书,将来还会写更多的书。

    只是对于现在来说,谈这些事情肯定还太早了些,所以陈暮现在写的书其实是一本教材。

    泰山书院开学也已经有三年了,这三年来学生们除了要学习儒家经典以外,还要学习数学、生物学、天文学等一系列知识,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陈暮都要求学生们组成兴趣小组,一起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过程当中,既解决了一些事,也有很多没有解决,陈暮就把这些问题编纂成书,一者为后来的学生铺路,二者也是做启蒙之物,等将来为科学打下奠基。

    回到自己的校长办公室,房间里有椅子和桌子,相比于跪坐着,他还是喜欢坐在椅子上更舒服一些。

    陈暮才刚刚坐下,门口就传出敲门的声音。

    三轻一重。

    这是军情司的暗号。

    “进来。”

    陈暮头也不抬地道。

    房门推开,进来一人单膝跪下道:“司命,洛阳急报。”

    “何事?”

    “太皇太后与何太后同日驾崩,另,前几日朝廷宣召请州牧回洛阳担任大鸿胪。”

    “我知道了,去吧。”

    陈暮本来已经拿了笔,又放下来,抬起头看着那军情司的探子退出门去。

    朝廷忽然请刘备回京,显然是那群党人的手笔。

    包括荀爽陈纪韩融这些人,都是中央集权的维护者,即便袁隗不太想得罪刘备刘焉,怕是也是乐见其成,顺水推舟。

    都说汉人以史为鉴,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央集权搞郡县制以后,天下彻底掌控。

    到了汉朝,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不仅废掉州牧制度,连丞相制度也在东汉取缔,这样皇权就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除了外戚以外,连宦官都只是皇权的延伸而已。

    可惜连汉朝人都知道地方官员权势过大造成的结果,不允许出现一个可以集兵权与政权统一的州级规模的藩镇出现,而唐朝却是开历史倒车,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权势旁落,确实是件挺讽刺的事情。

    不过陈暮倒也知道,党人们针对刘备和刘焉,并不是厌恶他们,而是汉朝的制度就是这样,皇权至上,不允许地方权势过大。

    州牧只是临时官员,不像董卓乱政之后变成常设官职,对于求政的党人来说,维护中央集权责无旁贷,从这一点上来讲,没什么好指摘的,因为人家对汉室朝堂确实忠心耿耿。

    只是这样的话,朝廷的诏令显然已经在路上,老大哥刘备要是接旨的话,那少不得又要往洛阳跑一趟,这龙争虎斗之地,确实没有必要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