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远征欧洲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54章 新移民(4 / 5)

作品:《远征欧洲

婆罗洲也因此成为向欧洲国家提供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基地。

到了1870年以后,荷兰殖民当局开始推行“种植园”政策,此时的种植作物已经变成甘蔗、棕榈树、橡胶树等等,出口产品也变成蔗糖、棕榈油、棕榈仁、天然橡胶等等。

不能说种植经济作物是错误的做法,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粮食全部依赖进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兰芳大公国在成立之后,在秦致远的授意下,内阁对于种植结构进行战略调整。

婆罗洲当地气候炎热,不适合种小麦,但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特别是爪哇岛,这里水网密布,地势平坦,用来种植水稻最合适不过。

于是所有的爪哇岛的居民以户为单位,每一户居民可以获得一百亩土地用于耕种,这些土地将全部种植水稻,争取在两年内达到粮食自给自足。

两年的时限其实要求有点低,婆罗洲这个地方,种植水稻完全可以做到一年三熟,正常情况下,一年应该就可以做到粮食自给自足。

这里的土地实在是太肥沃了,把秧插下去,几乎什么都不用做,过几个月来收稻子就成,产量远高于国内那些已经耕种了上千年,已经贫瘠不堪的土地。

科西嘉岛的生物研究所正在研究杂交水稻,这在一两年内估计不会出成绩,不过一旦出成绩,仅仅是爪哇岛上的水稻,就能养活上亿人或者是数亿人。

鉴于这些新移民并没有生产资料,一个全国性的农业互助合作社以最快的速度成立,农民可以从合作社以极低的利息贷款,然后购买生产资料用于农业生产。

这个农业互助合作社其实就是初级的银行,而黄博涵以前的产业里就有银行,做这个可以算是轻车熟路。

黄博涵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为农业互助合作社提供一套人马,设计出章程,然后就把农业互助合作社的管理权交给内阁,自己则是什么都不管成了撒手掌柜。

到了黄博涵这个层次,都已经是全世界都有数的富豪了,钱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他甚至带头把自己所有的种植园都捐给兰芳大公国,以配合兰芳大公国的土地国有政策。

没错,土地国有!